三度函关寿未央,新诗曾记侑秋觞。
风光窈窕菊犹媚,淑气舒徐梅又香。
黄鹤每随穿壑杖,红尘不上钓溪航。
当筵莫讶仙筹亟,自是閒人岁月长。
三度函关寿未央,新诗曾记侑秋觞。
风光窈窕菊犹媚,淑气舒徐梅又香。
黄鹤每随穿壑杖,红尘不上钓溪航。
当筵莫讶仙筹亟,自是閒人岁月长。
这首诗以寿辰为题,描绘了寿宴上温馨而充满诗意的场景。首句“三度函关寿未央”巧妙地将寿辰与历史上的函谷关联系起来,暗示着寿者历经沧桑,依然青春常在,表达了对寿者的敬仰之情。接下来,“新诗曾记侑秋觞”则点明了宴会中诗歌与美酒相伴的主题,增添了文雅之气。
“风光窈窕菊犹媚,淑气舒徐梅又香”两句,运用了菊花和梅花作为自然界的美好象征,描绘了一幅秋日里菊花盛开、冬日里梅花飘香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季节之美,也寓意着寿者如同这些植物一般,生命力旺盛,精神矍铄。
“黄鹤每随穿壑杖,红尘不上钓溪航”则通过黄鹤与红尘的对比,表达了对寿者超凡脱俗、远离世俗烦恼的生活态度的赞美。黄鹤象征着自由与超脱,穿壑杖则体现了寿者虽年高但仍然保持行动力和探索精神;而“红尘不上钓溪航”则表明寿者不被世俗所累,享受着宁静淡泊的生活。
最后,“当筵莫讶仙筹亟,自是閒人岁月长”两句,既是对宴会中饮酒赋诗的欢乐场景的描述,也是对寿者闲适生活状态的肯定。这里的“仙筹”指的是神仙般的快乐时光,而“閒人”则强调了寿者生活的轻松与自在。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寿者精神风貌的赞颂,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寿、健康、智慧和超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触目荒凉,小立回廊,夕阳斜矬。
认画栋妆楼,红窗疏敞,长楸修竹,绿叶婆娑。
满地浓阴,一声啼鸟,乔木森森绕薜萝。
玲珑石,仿奇峰怪岫,几朵青螺。风流此地经过。
剩玩月、荒台照素娥。
想当日繁华,如今休矣,一朝散尽,妙舞轻歌。
烛灺香消,光沈响绝,过客空增感慨多。
风来处,听檐铃敲动,犹似鸣珂。
句宛溪声,敬亭山色,近复佳么。
记秋深枫槲,芒鞋遍踏,春先梅柳,藤杖频过。
怀谢空存,玉笙重到,此日人间感慨多。
还堪笑,是君来邗上,一样蹉跎。繁华久已消磨。
只些小红桥寄咏歌。
赖群公高唱,特开风景,妖姬小曲,为点烟波。
语笑方酣,离情又起,短鬓看来黑几何。
君行矣,向蒋生传语,早整归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