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贺知章   形式: 七言绝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0)
注释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翻译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归家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少小离家老大回”一句,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诗人由少年离家至年老返乡这一生命周期,同时点出了时光的流逝与个人的变化。“乡音难改鬓毛衰”则进一步强调了故土的情感牵绊和年华的无情。乡音,即故乡的语言或方言,代表着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而“鬓毛衰”则象征着时光对个人外貌的侵蚀。

中间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展示了诗人归乡后所面临的人世沧桑。儿童是家乡连续性的象征,他们的不知旧人反映出时间对记忆的冲刷。而诗人的自我介绍,透露出一种身份认同上的割裂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故土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归乡者对于家乡变迁的无奈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力。同时,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体现出唐代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怀上的巧妙和深刻。

作者介绍
贺知章

贺知章
朝代:唐   字:季真   号:四明狂客   籍贯: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   生辰:659—744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猜你喜欢

寄陆宅之进士钱思复提学全希言学正

花开花落雪盈颅,三地相望一信无。

梁震不惭前进士,杜陵宁是老狂夫。

长淮浪接江逾阔,南极星联斗不孤。

想与穷经全学正,酒香邻社杖同扶。

(0)

帖侯歌

仙居县丞寇海邦,白昼突入干矛鏦。

帖侯亲骑大宛马,快剑跃出苍龙双。

须张眦裂赫如虎,杀气雄风助虓武。

髑髅掷地血飞雨,短兵未接寇偃鼓。

天南弧矢夜掩光,狼角赭赤云玄黄。

洪涛鲸鲵去咫尺,再战身与城存亡。

艨艟千百水犀手,主者谁欤仆旗走。

岳立不转鏦杀之,殉忠国家良亦厚。

君不见台州牧长金兜鍪,气节自是名臣流。

情钟儿女挫坚锐,卒堕贼计空贻羞。

男儿真伪那料得,长松古柏寒增色。

鸿飞冥冥我何及,落日荒山泪横臆。

(0)

去妾辞

万里戎装去,琵琶上锦鞯。

传来马上曲,犹唱《想夫怜》。

(0)

滦京杂咏一百首·其七十八

怪得家僮笑语回,门前惊见事奇哉。

老翁携鼠街头卖,碧眼黄髯骑象来。

(0)

元宵诗用仲安韵五首·其五

市上灯张玉井莲,门前箫鼓更喧天。

先生懒向儿童语,闭户高居但欲眠。

(0)

春堤游子行

燕子社前春雨歇,碧堤芳草连天末。

柳回青眼欲窥人,间关黄鸟初调舌。

绿窗红袖开婵娟,谁家高楼入云端。

十二阑干凭欲遍,楼前荡子驰金鞍。

少年何必生远图,金张高贵无时无。

郎君解作凌云赋,妾效文君当酒垆。

只今功名论月俸,弯弓射策俱无用。

十年回首别京华,莫遣春闺生远梦。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