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使shǐzhìsāishàng
táng / wángwéi

dānchēwènbiānshǔguóguòyán

zhēngpéngchūhànsāiguīyàntiān

yānzhíchángluòyuán

xiāoguānfénghòudōuzàiyànrán

注释
单车:单独的车辆,这里指诗人独自一人出行。
属国:古代指附属国,这里指代诗人出使的地方。
居延:地名,古居延泽一带,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
征蓬:飘飞的蓬草,象征漂泊的旅人。
胡天:指匈奴统治的地区,泛指北方边疆。
大漠:广阔的沙漠。
孤烟:烽火台燃起的狼烟。
长河:指黄河。
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吏:守卫边关的官吏。
都护:古代边疆的军事长官。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战场。
注释2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2、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3、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4、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5、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6、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7、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8、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9、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

10、“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11、候骑:一作“候吏”。

翻译
我驾着单车想去边疆探望,路过居延属地。
像飘飞的蓬草离开汉朝的边塞,像归雁飞入北方的天空。
广袤的沙漠中孤零零的烽烟笔直升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在萧关遇到巡逻的兵吏,听说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赏析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使者踏上边塞之行的景象,表达了边塞的寂寞与使者的孤独。"单车欲问边"一句,通过使者驾着单车想要询问边疆的情况,展现了边境的广阔和使者的探求心态。接着"属国过居延",指的是使者所代表的国家通过居延地区,这里的“属国”暗示了一种对中央王朝的归属感。

"征蓬出汉塞"一句,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将征人携带的蓬草与边塞联系起来,强调了边地的荒凉和征战的艰辛。紧接着"归雁入胡天"则描绘了一幅归途中的画面,雁鸟飞向胡地(即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天空,传递出一种离别与怀念的情感。

"大漠孤烟直"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广阔沙漠中孤独的一柱烟气,增添了一丝苍凉。"长河落日圆"则描绘了夕阳下流淌不息的大河与圆润的太阳相呼应,营造出一片静谧。

最后两句"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通过使者在萧关遇到官吏和都护(边塞地区的军事长官)的场景,展现了边疆地区的严密管理以及对外来者的审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位使者边塞行程中的景象,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出边塞之旅的孤独、寂寞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气息。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夜坐

银台火冷坠灯花,粉堞霜寒咽鼓笳。

窗月照来人影瘦,边风吹散雁行斜。

情多转觉孤怀切,老近生憎两鬓华。

坐久无聊才就枕,却惊梦里得还家。

(0)

还京述怀

眉间黄色应归期,正值清秋八月时。

封事预需当宁问,音书先慰倚门思。

宦情落落从来懒,吏牍纷纷欲去迟。

好在故园三亩宅,功成身退是男儿。

(0)

喜雪

冻迷鸳瓦冷,花簇凤城春。

和气成三白,欢声洽万人。

楼台失远近,草木动精神。

丰稔何须卜,尧年瑞应频。

(0)

秋意

池上秋风起,池中秋水凉。

芙蓉好颜色,可惜不禁霜。

(0)

寄商孟卿

一望东原一惘然,芸窗谁与伴高眠。

秋风有意招张翰,春草无由见惠连。

王母信音青鸟外,溪翁心事白鸥边。

殷勤为向侯芭道,判却残年老《太玄》。

(0)

题城南阴氏永思亭

结庐守丘垄,种柏长孙枝。

不为城府屈,况求时世知。

曾无綵衣梦,谁有角弓诗。

薄宦归来晚,因君涕满颐。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