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黄州中秋》
《西江月.黄州中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0)
注释
新凉:一作“秋凉”。
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
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
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贱:质量低劣。
妨:遮蔽。
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盏:酒杯。
翻译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西江月·黄州中秋》。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中秋之夜的孤独感受。"世事一场大梦",开篇即以梦境比喻世事的虚幻,暗示人生如过眼云烟。"人生几度秋凉"进一步强调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秋意的凉意象征着生活的沧桑。

"夜来风叶已鸣廊"通过秋风吹动落叶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看取眉头鬓上"则直接描写诗人的愁容,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酒贱常愁客少"反映出诗人在贬谪期间的孤独,即使酒价低廉,也没有多少朋友相伴。"月明多被云妨"则借月光被云遮挡,寓言自己的才华被压抑,不得施展。

最后,"中秋谁与共孤光"直抒胸臆,表达中秋佳节无人共赏明月的孤寂,"把盏凄然北望"更是以举杯的动作,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范税院倚衡

清敏当年宰宝唐,至今遗爱在甘棠。

税苗有例分三等,吏卒无因下六乡。

时异事殊民尚忆,人亡政息事堪伤。

如今白纳重催吏,也坐先生对越堂。

(0)

次韵平野王子厚登相山不及相过

儿童传好语,王子去求仙。

我住亦迩只,君胡不惠然。

相望百里外,一别五年前。

会聚浑闲事,鹭鸥盟要坚。

(0)

鄂渚大风

万艘相衔系江渚,夜半疾风来莫禦。

舟轻力孱费支拄,大声舂撞如臼杵。

千金应有觅壶人,冤呼仓黄那忍闻。

吾颜死灰鱼鳖喜,公无渡河公不止。

(0)

挽张主簿·其一

百里桑麻地,春风鼓舞中。

随轩一犁润,折狱片言功。

小试已无敌,晚成应不同。

他年循吏传,亦足慰途穷。

(0)

吊无为照老三首·其一

弹指超然一念初,从儒从佛两蘧庐。

十年身走半天下,万卷人称行秘书。

故自高怀嫌入俗,不妨儿辈共憎渠。

临行半偈如何道,裂转虚空最起予。

(0)

送刘元圭

犯寒过我喜仍惊,节物峥嵘更远程。

剧饮投车轻十日,细谈剪烛易三更。

故人高义千钧重,久客归心一夜生。

为语溪翁好相念,时将蓑笠晒春晴。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