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花甲。前路惟成狭。种树徒薪空有法。
心事泰山暗压。蓬莱不少神仙。茫茫薄隔云烟。
古调怕弹别鹤,青琴只合无弦。
已过花甲。前路惟成狭。种树徒薪空有法。
心事泰山暗压。蓬莱不少神仙。茫茫薄隔云烟。
古调怕弹别鹤,青琴只合无弦。
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刘琬怀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岁月流转、人生沧桑的画卷。
“已过花甲”,诗人以“花甲”这一年龄节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暮年阶段。“前路惟成狭”,则进一步描绘了人生的道路在晚年变得狭窄,预示着未来的路途可能充满挑战与限制。
“种树徒薪空有法”,借植树与砍柴的对比,隐喻了尽管有方法和努力,但在生命的晚期,可能无法实现年轻时的梦想或抱负,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有限性。
“心事泰山暗压”,将内心的沉重比作泰山压顶,形象地表达了老年时期面临的压力和负担,可能是对健康、家庭、事业等方面复杂情感的综合反映。
“蓬莱不少神仙”,此处运用了神话中的蓬莱仙境,象征着理想与追求,但“不少神仙”却暗示了这些理想难以触及,或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茫茫薄隔云烟”,描述了人生的迷茫与距离感,云烟象征着未知与模糊,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去的怀念。
“古调怕弹别鹤,青琴只合无弦”,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别鹤和青琴分别代表了孤独和遗憾。古调难再,别鹤独鸣,青琴无弦,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晚景的感慨与领悟。
华君自返苏门啸,垂白公车待明诏。
司农榷税力不任,愿得閒曹寄渔钓。
朝游采石访李白,夕向金陵歌谢眺。
长安冠盖者谁子,珥玉纡朱互矜耀。
龙颔欲结千岁穴,青春已随东去曜。
鹓雏高逝腐鼠嚇,鹪鹩卑栖黄鹄笑。
君家学士亦如此,碧山焚鱼尚年少。
逢君衢路间,憔悴车马姿。
斗酒相慰劳,拂拭故冠衣。
长跪问旧乡,掩涕不自支。
催徵多异政,庐井无新炊。
昔为州郡佐,投劾强言归。
今者一老翁,县官更相欺。
弱息苦不任,白首愿多违。
谁云田家乐,翻令仕路嗤。
彭泽者何人,当其归去时。
种秫以卒岁,高枕咏皇羲。
我欲营菟裘,太息不成辞。
南山孤松柏,落落干苍冥。
天籁发其颠,旦夕鸾凰鸣。
烟霞时栖托,日月避精灵。
玄霜冠穹来,郁郁不改青。
何意东风举,摧我虬龙形。
语客请勿轻,客亦勿见凌。
东风谥为狂,松柏自有名。
中有千岁脂,下有万年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