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五》
《踏莎行·其五》全文
宋 / 晏殊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0)
注释
红稀:花儿稀少、凋谢。
意思是到了晚春时节。
红:指花。
高台:高高的楼台,这里指高楼。
阴阴见:暗暗显露。
阴阴:隐隐约约。
不解:不懂得。
蒙蒙:形容细雨。
这里形容杨花飞散的样子。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
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游丝转:烟雾旋转上升,像游动的青丝一般。
翻译
小路旁的花儿日渐稀少,郊野却是绿意盎然,高高的楼台在苍翠茂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好似那蒙蒙细雨乱扑人面。
黄莺躲藏在翠绿的树叶里,红色的帘子将飞燕阻隔在外,炉香静静燃烧,香烟像游动的青丝般缓缓上升。醉酒后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幽深的庭院。
鉴赏

这首宋词《踏莎行·其五》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清新的春日景象展现了词人的闲适与哀愁。开篇“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小路两侧稀疏的红花与郊外一片翠绿相映,高台上树木葱郁,树荫斑驳。接着,“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两句,通过春风无法阻止杨花纷飞,形象地写出春天的轻盈与无常,杨花漫天飞舞,扑打在行人的脸上,带有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哀愁。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情景,翠绿的树叶掩映着黄莺的歌声,红色的窗帘则阻隔着燕子的出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下片“炉香静逐游丝转”,炉香袅袅升起,随着飘荡的游丝缓缓转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词人内心的思绪。

最后,“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词人借酒消愁,梦醒后发现夕阳已斜照在深深的庭院,更增添了落寞之感。整首词以春日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淡淡的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朝代:宋   生辰:991-1055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猜你喜欢

杨州逢乡人

乡人不识识乡音,欲问先看泪满襟。

岂是不知儿女态,天涯孤客易伤心。

(0)

乙卯元夕感怀

满城灯火杂笙歌,老病其如好景何。

愁逐肠回偏作阵,泪从心落欲成河。

风飘香去笼花坞,月射窗来照茧窝。

自笑平生最潇洒,不堪今夜寂寥多。

(0)

送光禄寺卿李君之南京兼柬王宗贯

而我相交三十霜,长年联佩簉鸳行。

芳邻旧接金门右,尚宝常擎御座傍。

最喜迁官符众望,更怜将母过仙乡。

南都想会王司马,云树相思不暂忘。

(0)

送岳方之兴化

翰苑同年少一人,城东出祖倍伤神。

高才虽不登枢要,清望端能动缙绅。

西徼归来缘有命,南州谪去果何因。

嗟余久负容台禄,拟向林泉老此身。

(0)

不才迂疏贻厥罪戾蒙恩放归曷胜感激诗以自慰春功有怀至是始副故及之

圣恩宽厚许归田,却是严君谢事年。

此日此身方属我,时行时止总由天。

云閒自合深山卧,樗散徒劳大匠怜。

剩得居人犹恋恋,夕阳回照有馀妍。

(0)

送闵都宪陛南司寇

挝鼓发楼船,欢声沸远天。

春花明五岭,烽火息三边。

功在摩厓石,名垂汗简编。

乡园今便道,昼锦即神仙。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