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光禄寺卿李君之南京兼柬王宗贯》
《送光禄寺卿李君之南京兼柬王宗贯》全文
明 / 刘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而我相交三十霜,长年联佩簉鸳行。

芳邻旧接金门右,尚宝常擎御座傍。

最喜迁官符众望,更怜将母过仙乡。

南都想会王司马,云树相思不暂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珝所作的《送光禄寺卿李君之南京兼柬王宗贯》。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李君赴任南京的深情送别与对另一位友人王宗贯的思念之情。

首句“而我相交三十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李君深厚的友谊已经持续了三十年之久。接着“长年联佩簉鸳行”描绘了两人在仕途上的相伴与共进,如同并肩的鸳鸯,共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芳邻旧接金门右”一句,以“金门”象征朝廷,暗示李君曾是朝廷的重要官员。“尚宝常擎御座傍”则进一步强调了李君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他常常陪伴在皇帝身边,为国家出谋划策。

“最喜迁官符众望”表达了诗人对李君升迁的喜悦,认为这是众望所归的结果。“更怜将母过仙乡”则流露出对李君即将离开家乡,带着母亲前往新任地的关切与不舍。

最后,“南都想会王司马,云树相思不暂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宗贯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异地,心中的思念也不会消减。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刘珝

刘珝
朝代:明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猜你喜欢

赠邓洵美

忆昔词场共著鞭,当时莺谷喜同迁。

关河契阔三千里,音信稀疏二十年。

君遇已知依玉帐,我无才藻步花砖。

时情人事堪惆怅,天外相逢一泫然。

(0)

闻馆中宣赐赏雪赋诗之会书五十六字呈秘阁侍郎

圣主怜才古所稀,转知吾道有光辉。

特宣秘府群仙会,教看遥空六出飞。

痛饮不容停盏斝,冥搜各要斗珠玑。

仍闻中使传中旨,须尽欢娱酩酊归。

(0)

依韵和残春有感·其一

暮春三月思依依,又到年年惜别时。

暖逼流莺藏密树,香迷舞蝶恋空枝。

海棠残艳红铺地,蜀柳长条翠拂池。

便是林亭微暑至,葛衣重喜趁凉披。

(0)

自过节辰又逢连假既闭关而不出但攲枕以闲眠交朋顿少见过杯酒又难独饮若无吟咏何适性情一唱一酬亦足以解端忧而散滞思也吾弟则调高思逸诚为百胜之师劣兄则年老气羸甘取数奔之诮恭依来韵更次五章以自喜身无事为首·其四

自喜身无事,门庭草色连。

前轩满床月,后院一林烟。

策杖困还歇,枕书慵更眠。

称家随分过,何用苦忙然。

(0)

送王彦声归苕溪·其二

相逢华发两星星,旧事邯郸一梦惊。

舌底雌黄谙世味,眼中青白见交情。

馀杯更觅论文具,好树休啼唤客声。

后夜扁舟苕霅路,半轮寒月一溪横。

(0)

次韵邦直通判少尹题普现堂见简之作

饱知世路厌陈人,分得僧窗寄此身。

载月笋舆成独往,缘云藜杖与谁亲。

足间优钵藏千界,掌上庵摩等一尘。

赖得诗翁来着语,五松从此有知津。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