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彦声归苕溪·其二》
《送王彦声归苕溪·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相逢华发两星星,旧事邯郸一梦惊。

舌底雌黄谙世味,眼中青白见交情。

馀杯更觅论文具,好树休啼唤客声。

后夜扁舟苕霅路,半轮寒月一溪横。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送王彦声归苕溪(其二)》,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旧之感的送别诗。下面对诗中的意境进行鉴赏:

“相逢华发两星星,旧事邯郸一梦惊。” 开篇就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偶遇,他们头上的花白如星辰,共同的往事宛如梦中惊鸿。这里借用历史上著名的邯郸之恋,比喻两人间的情谊深厚。

“舌底雌黄谙世味,眼中青白见交情。” 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了解和对世事的洞察力。通过口中的酒色和眼中的神采,可以读懂一个人的品性与心迹,以及他对朋友的情分。

“馀杯更觅论文具,好树休啼唤客声。” 诗人提议再次举杯畅饮,同时也希望友人不要急于启程,而是留下细细品味那份难得的相聚时光。这里的“好树”指的是良好的居所或环境,而“唤客声”则是在呼唤着远方的旅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挽留之情。

“后夜扁舟苕霅路,半轮寒月一溪横。” 诗人描述了深夜时分,朋友即将踏上归途的情景。"扁舟"是平底的小船,常用来比喻简单的渡船;"苕霅路"则指通往苕溪的道路。在清冷的月光下,那条小溪横亘在前方,如同一幅静谧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题画赠僧·其一

茅茨自一村,竹柏秀而雅。

溪深宜有鱼,不见垂纶者。

(0)

送渐磐叔子服骏孙入虎林·其二

秋飙八月满钱唐,相送津亭叶渐黄。

老我湖山知出处,诸君云雨各飞翔。

两高天际题诗遍,重九风前落帽狂。

若到西泠旧游地,为余再过义公房。

(0)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三

同朝蜀洛正相疑,清论纷纭国事亏。

神后已图魑魅鼎,群奸空指党人碑。

中常未灭黄巾起,诸葛无功白帝危。

莫问铜驼故荆棘,名公台阁旧逶迤。

(0)

悯乱诗十首·其八

高歌夜舞少年场,梁燕欢娱在画堂。

厨下郎官多狗尾,监门侠客少鱼肠。

无双未必来徵辟,百一真堪代补亡。

溷迹酒徒甘犊鼻,牛衣竟日曝东墙。

(0)

王良百一诗·其二十九

凡针六脉血,不在昔令多。

移时苦不止,伤损返如何。

(0)

文宗时举场中语

乡贡进士,不博上州刺史。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