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汪司马伯玉十首·其一》
《哭汪司马伯玉十首·其一》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律诗

北阙悬车蚤,东林曳杖馀。

神留中土卧,帝命太函居。

五岳藏玄草,三天坠白榆。

庭阶双玉在,雪涕茂陵书。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哭汪司马伯玉十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故友汪司马伯玉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

“北阙悬车蚤,东林曳杖馀。”这两句以“北阙”和“东林”为背景,分别象征着官场和隐逸生活,通过“悬车”和“曳杖”的动作,描绘出汪司马伯玉生前的两种不同生活状态:早年在官场忙碌,晚年选择归隐山林。这一对比,既体现了人生的起伏变化,也暗示了作者对逝者从仕途到退隐人生轨迹的感慨。

“神留中土卧,帝命太函居。”这里运用了神话色彩的表达,将汪司马伯玉的灵魂比喻为“留中土卧”,即安息于人间,而“帝命太函居”则暗示他被赋予了一种超然的存在,可能与道教神仙世界有所关联,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灵魂去向的美好祝愿。

“五岳藏玄草,三天坠白榆。”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缅怀。五岳代表了中国的五大名山,藏玄草则暗示着逝者灵魂的归宿,仿佛融入了自然的神秘之中;“三天坠白榆”则可能暗指某种超脱尘世的景象,或是对逝者精神世界的美好想象。

“庭阶双玉在,雪涕茂陵书。”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了对逝者的怀念。庭阶上的“双玉”可能象征逝者与生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即使逝者已去,这份情感依然存在;“雪涕茂陵书”则表达了作者在雪中哭泣,书写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形象地展现了哀悼的场景和情感的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死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玉漏迟.咏雁

渺长空万里,西风动地,雁来无数。

早发榆关,暮入楚江烟雨。

逝水浮花去远,但满眼黄芦飞絮。

肠断处,云深梦泽,月寒湘浦。

楼上有个佳人,闷倚遍阑干,翠眉双聚。

泪湿鸦鬟,化成素丝千缕。

一望一回惆怅,又灯暗、网虫垂户。

天路阻,谁知此情愁苦。

(0)

题承天观

吴山顶上承天观,玉牒金符镇地灵。

百尺楼台依斗极,九霄风露出窗棂。

江声汹涌蛟龙阙,云气虚无翡翠屏。

见说蓬莱恰相对,仙凡只在隔沧溟。

(0)

济州太白楼

小径迂行客,危楼舍酒星。

河分洸水碧,天倚峄山青。

昭代空文藻,斯人竟断萍。

登临无贺老,谁与共忘形。

(0)

望远行.俟后舟不至作

望远行,日日望来肠欲断,数遍南风下水船。

愁中白日偏难晚,顺风顺水不易得,欲去又愁来者远。

望远行,一望令人白发生。

(0)

公无渡河

丈夫不爱死,成仁心所安。

殒身苟无故,哀哉徒自残。

水能杀人人共知,公独茫然狂以痴。

黄河渺渺无津涯,乃欲绝流而渡之。

公也溺死人谁悲,世路如何,险恶实多?

平地倏忽,滔天风波。利淫欲饵,孰知其佗?

不见不闻,纵横网罗。

固不必如公之痴,可揕以鱼中之铍,亦不必如公之狂,可禽以伏甲之觞。

眼前言笑百媚出,宁知兵刃罗心肠。

公无渡河河无津,箜篌一曲愁杀人。

(0)

蛱蝶行

软芳晞露春鲜妍,上有蛱蝶飞翩翩。

暖风扶暝扑天起,翠重红轻迷欲死。

东园无花留不住,相随又过西园去。

沉沉断梦失韩凭,却抱霜华怨秋曙。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