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众人》
《众人》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rén
sòng / wángānshí

zhòngrénfēnfēnjìngshìfēifēibìng

sòngshēngjiāozuòmǎngxiánguóliúyándànyóushèng

wéishèngrénnéngqīngzhòngrénnéngzhūliǎngwèiqiānjūn

nǎizhīqīngzhòngzàiyàozhīměièyóushēn

注释
纷纷:形容众多、杂乱。
何足:哪里值得,表示不值一提。
莽岂贤:莽撞的人怎能算是贤明。
流言:没有根据的传闻或恶意中伤的话。
轻重:价值的大小或重要性。
千钧:极重的重量,比喻极大的责任。
美恶:善恶,好坏。
翻译
世人的纷争有何值得较量,是与非并非我所欢喜或困扰。
赞美之声交织,难道莽撞之人就真的贤明?四方流言四起,但旦日依然被视为圣洁。
只有圣人才能公正衡量他人,不会因微小差别而视同重大责任。
由此可知,价值的轻重并不在于他人,关键在于自身的美恶判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争和是非评说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圣人能辨轻重的哲理思考。全诗语言简练而蕴含深意。

"众人纷纷何足竞," 这两句通过对比,指出世上之所以纷争无休,是因为人们都在追求名利,而这些对于修养高洁的人来说,实不足为道。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这两句则指出即使是美好的名声,也可能被无知之辈所传颂,而那些恶言也能在一夜之间变得似乎圣明。这两句强调了世人评价的不可靠和变幻莫测。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圣人”的描述,指出只有圣人才能够真正理解人的轻重,而不像市侩一般用金钱衡量一切。

最后两句"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则是总结与反思,意味着诗人认识到评价的真假和善恶,不应寄托于外界,而应该从自身出发,通过内心的品德来衡量。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世态的深刻洞察,展现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与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任城太白酒楼

当时李太白,足迹半中原。

贺令一杯酒,兹楼千古存。

绕城沈市籁,平槛渡帆痕。

此日风流地,怜才谁更论。

(0)

远望

平原望辽阔,孤鹤不知还。

烟远欲无树,云微似有山。

丛阴连百粤,天势落重关。

南斗长沙近,萧森未可攀。

(0)

晚眺

何处蒲牢送夕晖,一声催得老僧归。

随身不必游龙恃,薄暮犹多野马飞。

枯树含生仍寂寂,墟烟将散故依依。

风光毕竟江南好,二月春深试袷衣。

(0)

将抵建郡·其一

舆中忽听建昌音,此日还乡百虑侵。

衣紫已虚今世望,焚黄莫慰九原心。

穷愁恨逐风前起,感愤诗从月下吟。

曾是儿时游吊处,茫茫烟水渺难寻。

(0)

和朝鲜使赵蔼石诗步韵

凤翙高冈鹤在阴,名贤邂逅喜推襟。

相期戮力千秋事,不负论交万里心。

阊阖正开天詄荡,沧滨遥望海重深。

愿君黾勉崇明德,侨札风流又见今。

(0)

寄别家莘夫兄

君昔豫章去,今吾皖道游。

共成千里别,各抱百年忧。

落落江湖感,飘飘身世浮。

赏音何处是,楚水自东流。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