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望辽阔,孤鹤不知还。
烟远欲无树,云微似有山。
丛阴连百粤,天势落重关。
南斗长沙近,萧森未可攀。
平原望辽阔,孤鹤不知还。
烟远欲无树,云微似有山。
丛阴连百粤,天势落重关。
南斗长沙近,萧森未可攀。
这首清代诗人张祖同的《远望》描绘了一幅开阔而深远的景色。首句“平原望辽阔”展现出诗人站在广袤的平原上,视野所及一片辽阔,给人以空间的壮丽感。接着,“孤鹤不知还”引入了孤独的飞鸟形象,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未知的遥想。
“烟远欲无树,云微似有山”细致描绘了远处的景致,烟雾弥漫使得树木隐约可见,而轻薄的云层则像是若有若无的山峦,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诗人通过这种写法,展现了大自然的深邃与变幻。
“丛阴连百粤,天势落重关”进一步描绘了地势的起伏,丛丛树林连接着遥远的百粤之地,山脉如同重重关隘,隐含着旅途的艰难和远方的壮丽。
最后两句“南斗长沙近,萧森未可攀”表达了诗人对南斗星附近长沙的向往,但又因萧瑟森严的景象而感到难以接近,流露出一种敬畏与憧憬交织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远望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深深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