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芸斋》
《和芸斋》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脱却蓑衣下钓竿,岂无线路透玄关。

斜风暂罢玄真去,明月来从太白攀。

自是老怀俱惜别,偶陪清话不知还。

夜来客枕秋声起,矶上苔痕入梦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únzhāi
sòng / qiūkuí

tuōquèsuōxiàdiào竿gān线xiàntòuxuánguān

xiéfēngzànxuánzhēnmíngyuèláicóngtàibáipān

shìlǎo怀huáibiéǒupéiqīnghuàzhīhái

láizhěnqiūshēngshàngtáihénmèngbān

注释
蓑衣:蓑衣,古代渔民常用的防雨斗篷。
玄关:道教中指通往神秘或神圣境界的入口。
玄真:道教中的仙人名,这里泛指仙人。
太白:指太白星,古人常借代月亮。
老怀:年老的心情。
清话:清淡的谈话,指与朋友的闲聊。
客枕:旅人的枕头。
矶上:江边的岩石。
苔痕:青苔的痕迹。
翻译
脱下蓑衣放下钓竿,难道没有信息能穿透玄关。
微风吹过,仿佛让玄真仙人暂时离去,明亮的月光像是要攀附太白星而上。
因为年迈的心都对离别感到惋惜,偶尔陪伴清谈也不知何时会返回。
夜晚,枕着秋的声音醒来,梦中见到江边石矶上的青苔斑驳如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夜晚的宁静与自然之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景。开篇“脱却蓑衣下钓竿,岂无线路透玄关”两句,写出了隐者的生活状态和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斜风暂罢玄真去,明月来从太白攀"则是夜晚的景象描绘,风止月明,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的精神追求。

接着“自是老怀俱惜别,偶陪清话不知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友人的离别感到珍惜,同时也享受着与大自然之间的清澈对话,但却不知道这样的时光何时才能再次拥有。

最后“夜来客枕秋声起,矶上苔痕入梦班”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晚听到了秋虫的鸣叫声,而自己则枕着远方来的客人的枕头沉浸于梦乡,岩石上的苔藓也似乎进入了他的梦境。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想象。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景色的描绘,以及隐者与大自然之间精神交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其十三

君行过吾里,舣舟并南山。

王郎两徐子,非必素往还。

(0)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畏风罢兴止小酌于僧房以有寒疾不可以风分韵作诗得有寒可字三首·其二

非为十日留,重此一岁阑。

岁去易悲感,日来盛阴寒。

今晨已春意,欲出反浩叹。

梅事足可惜,病躯良独难。

(0)

寄刘子澄先生

春雨寒犹积,春园木又荣。

武昌闻别驾,生米见题名。

安否逢人问,书题阙便行。

周围怀细履,陶酒忆徐倾。

会合知何日,羁栖尚此生。

向来犹楚越,今日遂蛮荆。

妻子饥寒累,交朋时势情。

未应终薄禄,当复事深耕。

(0)

衢州城外

才得新晴半日强,廉纤又复蔽朝光。

梅花黯黯春将暗,麦垄青青饵欲香。

野水数弯流以决,晚山几叠澹而长。

秋风红叶骑驴去,归日侵寻且载阳。

(0)

溧阳道中怀秉文

不见水南梅,春风已四回。

纵传诗满纸,何似酒同杯。

已与修涂背,还寻旧路来。

计期犹促迫,到处勿徘徊。

(0)

跋刘溪翁题韩府诗·其二

谁咏韩家府,建阳刘叔通。

是为闻以戒,斯可谓之风。

妄矣彼侂胄,哀哉吾魏公。

向来歌颂者,岂但剧秦雄。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