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却蓑衣下钓竿,岂无线路透玄关。
斜风暂罢玄真去,明月来从太白攀。
自是老怀俱惜别,偶陪清话不知还。
夜来客枕秋声起,矶上苔痕入梦班。
脱却蓑衣下钓竿,岂无线路透玄关。
斜风暂罢玄真去,明月来从太白攀。
自是老怀俱惜别,偶陪清话不知还。
夜来客枕秋声起,矶上苔痕入梦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夜晚的宁静与自然之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景。开篇“脱却蓑衣下钓竿,岂无线路透玄关”两句,写出了隐者的生活状态和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斜风暂罢玄真去,明月来从太白攀"则是夜晚的景象描绘,风止月明,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的精神追求。
接着“自是老怀俱惜别,偶陪清话不知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友人的离别感到珍惜,同时也享受着与大自然之间的清澈对话,但却不知道这样的时光何时才能再次拥有。
最后“夜来客枕秋声起,矶上苔痕入梦班”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晚听到了秋虫的鸣叫声,而自己则枕着远方来的客人的枕头沉浸于梦乡,岩石上的苔藓也似乎进入了他的梦境。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想象。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景色的描绘,以及隐者与大自然之间精神交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情感态度。
非为十日留,重此一岁阑。
岁去易悲感,日来盛阴寒。
今晨已春意,欲出反浩叹。
梅事足可惜,病躯良独难。
春雨寒犹积,春园木又荣。
武昌闻别驾,生米见题名。
安否逢人问,书题阙便行。
周围怀细履,陶酒忆徐倾。
会合知何日,羁栖尚此生。
向来犹楚越,今日遂蛮荆。
妻子饥寒累,交朋时势情。
未应终薄禄,当复事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