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畏风罢兴止小酌于僧房以有寒疾不可以风分韵作诗得有寒可字三首·其二》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畏风罢兴止小酌于僧房以有寒疾不可以风分韵作诗得有寒可字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非为十日留,重此一岁阑。

岁去易悲感,日来盛阴寒。

今晨已春意,欲出反浩叹。

梅事足可惜,病躯良独难。

(0)
注释
非为:不是为了。
十日:十天。
留:停留。
重:尤其。
此:这。
一岁:一年。
岁去:新的一年到来。
易:容易。
悲感:感伤。
日来:每日。
盛阴寒:寒冷加剧。
今晨:今天早晨。
春意:春天的气息。
欲出:想要出门。
反:反而。
浩叹:感叹万分。
梅事:梅花盛开。
足:足够。
可惜:值得珍惜。
病躯:病弱的身体。
良独:实在。
难:难以。
翻译
并非为了多停留十天,而是因为这一年即将结束。
新的一年到来容易让人感伤,每日的寒冷更加深了这种感觉。
今天早晨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想要出门反而感叹万分。
梅花盛开本是值得珍惜的美景,但我病弱的身体实在难以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身体状况的困扰。首句“非为十日留”暗示了并非特意延长停留,而是因为一年将尽而心生感慨。次句“重此一岁阑”强调了岁月匆匆,临近岁末的沉重感。

“岁去易悲感,日来盛阴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冬季严寒和时光消逝时的悲伤情绪。接下来,“今晨已春意”点出季节更替,然而诗人却因“病躯良独难”而无法尽情享受春光,只能在僧房小酌,感叹身体状况限制了自己的行动。

最后两句“梅事足可惜,病躯良独难”惋惜梅花的美好未能尽赏,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无奈和自嘲。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思量浮世何如梦,试就南窗一寐看。

(0)

咸通七载初参道,到处逢言不识言。

心里痴团若栲栳,三春不乐止林泉。

忽遇法王毡上坐,便陈疑恳向师前。

师从毡上那伽起,袒膊当胸打一拳。

骇散痴团獦狚落,举头看见日初圆。

从兹蹬蹬以碣碣,直至如今常快活。

只闻肚里饱膨脝,更不东西去持钵。

(0)

回波乐·其二十三

荣利皆悉争,畏死复贪生。

心神为俗网,蠢蠢暗中行。

寄言虚妄者,何日出迷坑?

(0)

回波乐·其九

隐去来,隐去游朝市。不离烦恼原,无希真妙理。

对境息贪痴,何假求高士?

是非不二见,法界同昆季。隐去来,大乐无基止。

(0)

诗并序·其六十五

造化成为我,如人弄郭郎。

魂魄似绳子,形骸若柳木。

掣取细腰肢,抽牵动眉目。

绳子作断去,即是乾柳模。

(0)

又嘲

区区蜀地老,窃号道门英。

已摧头上角,何用口中鸣?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