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利皆悉争,畏死复贪生。
心神为俗网,蠢蠢暗中行。
寄言虚妄者,何日出迷坑?
荣利皆悉争,畏死复贪生。
心神为俗网,蠢蠢暗中行。
寄言虚妄者,何日出迷坑?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回波乐》之二十三。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在追求荣华富贵与生命存续之间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世俗束缚的深刻反思。
首句“荣利皆悉争”,直指人性中对物质与地位的强烈欲望,人们为了追求这些外在的荣耀与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紧接着,“畏死复贪生”则揭示了人在面对生死时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害怕死亡带来的终结,另一方面又渴望生命的延续,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心神为俗网,蠢蠢暗中行”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世俗的束缚下,如同被网住一般,无法自由地思考与行动。这里的“蠢蠢暗中行”,既是对人们盲目追求荣利状态的讽刺,也是对内心被世俗观念所控制的无奈描述。
最后,“寄言虚妄者,何日出迷坑?”则是诗人对那些迷失在荣华富贵与生死焦虑中的人们发出的警醒之声。他呼吁这些“虚妄者”能够早日觉醒,摆脱内心的困惑与束缚,寻找到真正的自我与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刻探讨了人性、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数随乡荐始登科,清白门中所得多。
伯氏文章天下望,家风元是老维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