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波乐·其二十三》
《回波乐·其二十三》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荣利皆悉争,畏死复贪生。

心神为俗网,蠢蠢暗中行。

寄言虚妄者,何日出迷坑?

(0)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回波乐》之二十三。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在追求荣华富贵与生命存续之间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世俗束缚的深刻反思。

首句“荣利皆悉争”,直指人性中对物质与地位的强烈欲望,人们为了追求这些外在的荣耀与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紧接着,“畏死复贪生”则揭示了人在面对生死时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害怕死亡带来的终结,另一方面又渴望生命的延续,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心神为俗网,蠢蠢暗中行”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世俗的束缚下,如同被网住一般,无法自由地思考与行动。这里的“蠢蠢暗中行”,既是对人们盲目追求荣利状态的讽刺,也是对内心被世俗观念所控制的无奈描述。

最后,“寄言虚妄者,何日出迷坑?”则是诗人对那些迷失在荣华富贵与生死焦虑中的人们发出的警醒之声。他呼吁这些“虚妄者”能够早日觉醒,摆脱内心的困惑与束缚,寻找到真正的自我与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刻探讨了人性、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寄绵竹致政杨郎中

竹里幽泉荷盖池,主人投绂自相宜。

水风吹面难成醉,山月当头易得诗。

漠漠稻畦翻虎掌,深深花坞结蜂脾。

年来想像清高处,羞愧浮云满鬓丝。

(0)

武侯庙柏

满叶是清霜,培根无沃土。

耻作秦皇松,宁为冯异树。

英灵自有风,荫蔚长如雨。

可怜青青姿,不知人事古。

(0)

送杨监簿南归

数随乡荐始登科,清白门中所得多。

伯氏文章天下望,家风元是老维摩。

(0)

将还三衢呈温守石郎中

寻山初为子来迎,乘兴随潮入郡城。

心赏皆如逸老愿,礼隆仍尽主翁情。

綵舟笳鼓双双闹,金地楼台处处明。

风物虽嘉难久恋,安车朝夕且西行。

(0)

次韵苏采游学射山

锦川风俗喜时平,上巳家家出郡城。

射圃人稠諠画鼓,龙湫波净照红旌。

迎真昔诧登天虎,命侣今闻出谷莺。

勉为远民同乐事,使台仍是得贤明。

(0)

运使王举元兵部因谈道惠诗次韵

初穷文字作阶缘,若得嘉鱼即弃筌。

堪笑蚊蝇惊八月,岂知龟鹤寿千年。

无心是处非关境,有命由来不在天。

自古君臣悉功行,不然终未到神仙。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