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长空万里,西风动地,雁来无数。
早发榆关,暮入楚江烟雨。
逝水浮花去远,但满眼黄芦飞絮。
肠断处,云深梦泽,月寒湘浦。
楼上有个佳人,闷倚遍阑干,翠眉双聚。
泪湿鸦鬟,化成素丝千缕。
一望一回惆怅,又灯暗、网虫垂户。
天路阻,谁知此情愁苦。
渺长空万里,西风动地,雁来无数。
早发榆关,暮入楚江烟雨。
逝水浮花去远,但满眼黄芦飞絮。
肠断处,云深梦泽,月寒湘浦。
楼上有个佳人,闷倚遍阑干,翠眉双聚。
泪湿鸦鬟,化成素丝千缕。
一望一回惆怅,又灯暗、网虫垂户。
天路阻,谁知此情愁苦。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玉漏迟·咏雁》描绘了一幅秋日雁南飞的壮丽景象和主人公的深深愁绪。开篇“渺长空万里,西风动地,雁来无数”,寥寥数语便展现出辽阔天空中大雁群飞的壮观画面,西风吹过,更显其气势磅礴。
“早发榆关,暮入楚江烟雨”描绘了雁群长途跋涉的艰辛旅程,从边关出发,傍晚时分穿越烟雨江南,寓言人生的漂泊与离别。“逝水浮花去远,但满眼黄芦飞絮”,借流水、落花和纷飞的芦絮,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肠断处,云深梦泽,月寒湘浦”进一步深化情感,雁过之处勾起诗人对远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梦中水泽月色凄冷,更添愁苦。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楼上的佳人,她因思念而愁眉紧锁,泪水打湿了秀发,如同千缕素丝,形象生动。
“一望一回惆怅,又灯暗、网虫垂户”写佳人独对孤灯,夜深人静,只有网虫相伴,更显其孤独与哀愁。最后,“天路阻,谁知此情愁苦”直抒胸臆,表达出主人公对无法跨越的时空阻隔的无奈与深切的相思之苦。
整首词以雁为媒介,通过景物渲染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晓起闲看雨,垂檐自滴阶。
风清想林壑,云湿似江淮。
石信浮沤重,泥从积藓埋。
气消浓酒力,心助独吟怀。
飒飒通琴韵,萧萧静竹斋。
綵毫无限思,念与夕郎乖。
行行方避梦,又到谢亭来。
举世皆如此,伊余何处回?
竹鲜多透石,泉洁亦无苔。
坐与僧同语,谁能顾酒杯。
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寻不尽,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药,自古风光只属诗。
见说往来多静者,未知前日更逢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