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漏迟.咏雁》
《玉漏迟.咏雁》全文
元 / 刘基   形式: 词  词牌: 玉漏迟

渺长空万里,西风动地,雁来无数。

早发榆关,暮入楚江烟雨。

逝水浮花去远,但满眼黄芦飞絮。

肠断处,云深梦泽,月寒湘浦。

楼上有个佳人,闷倚遍阑干,翠眉双聚。

泪湿鸦鬟,化成素丝千缕。

一望一回惆怅,又灯暗、网虫垂户。

天路阻,谁知此情愁苦。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玉漏迟·咏雁》描绘了一幅秋日雁南飞的壮丽景象和主人公的深深愁绪。开篇“渺长空万里,西风动地,雁来无数”,寥寥数语便展现出辽阔天空中大雁群飞的壮观画面,西风吹过,更显其气势磅礴。

“早发榆关,暮入楚江烟雨”描绘了雁群长途跋涉的艰辛旅程,从边关出发,傍晚时分穿越烟雨江南,寓言人生的漂泊与离别。“逝水浮花去远,但满眼黄芦飞絮”,借流水、落花和纷飞的芦絮,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肠断处,云深梦泽,月寒湘浦”进一步深化情感,雁过之处勾起诗人对远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梦中水泽月色凄冷,更添愁苦。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楼上的佳人,她因思念而愁眉紧锁,泪水打湿了秀发,如同千缕素丝,形象生动。

“一望一回惆怅,又灯暗、网虫垂户”写佳人独对孤灯,夜深人静,只有网虫相伴,更显其孤独与哀愁。最后,“天路阻,谁知此情愁苦”直抒胸臆,表达出主人公对无法跨越的时空阻隔的无奈与深切的相思之苦。

整首词以雁为媒介,通过景物渲染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
朝代:元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生辰: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猜你喜欢

奉和门下相公雨中寄裴给事

晓起闲看雨,垂檐自滴阶。

风清想林壑,云湿似江淮。

石信浮沤重,泥从积藓埋。

气消浓酒力,心助独吟怀。

飒飒通琴韵,萧萧静竹斋。

綵毫无限思,念与夕郎乖。

(0)

游谢公亭

行行方避梦,又到谢亭来。

举世皆如此,伊余何处回?

竹鲜多透石,泉洁亦无苔。

坐与僧同语,谁能顾酒杯。

(0)

游春十二首·其一

正月一日后,寻春更不眠。

自知还近僻,众说过于颠。

看水宁依路,登山欲到天。

悠悠芳思起,多是晚风前。

(0)

送别友人

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

摘花浸酒春愁尽,烧竹煎茶夜卧迟。

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

明朝却欲归城市,问我来期总不知。

(0)

杭州郡斋南亭

符印悬腰下,东山不得归。

独行南北近,渐老往还稀。

迸笋侵窗长,惊蝉出树飞。

田田池上叶,长是使君衣。

(0)

和秘书崔少监春日游青龙寺僧院

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寻不尽,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药,自古风光只属诗。

见说往来多静者,未知前日更逢谁。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