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谢公亭》
《游谢公亭》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行行方避梦,又到谢亭来。

举世皆如此,伊余何处回?

竹鲜多透石,泉洁亦无苔。

坐与僧同语,谁能顾酒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xiègōngtíng
táng / yáo

xíngxíngfāngmèngyòudàoxiètínglái
shìjiēchùhuí

zhúxiānduōtòushíquánjiétái
zuòsēngtóngshuínéngjiǔbē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的心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行行方避梦”一句,以一种连续不断的动作来形容诗人在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避开了世间纷扰,如同避开梦境一般。紧接着,“又到谢亭来”则表明这次是在谢公亭这一特定的地点进行这种精神上的逃离。

“举世皆如此,伊余何处回?”这里的“举世皆如此”意味着整个世界都沉迷于物欲和纷争之中,而诗人自问“伊余何处回”,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以及对于自己心灵归宿的寻觅。

接下来的两句,“竹鲜多透石,泉洁亦无苔。”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这种宁静与清幽的情境。竹子穿过坚硬的石头,泉水清澈而不见苔藓,这些都是自然界中最为纯净、最不受污染之物,它们的存在仿佛给诗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两句“坐与僧同语,谁能顾酒杯。”则是诗人与和尚一起坐着对话,交流心得,而世间的人却沉迷于酒色的享乐,不肯放下。这里的“酒杯”既可以理解为物质享受,也可以看作是世俗纷争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灵独白,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无为、超脱尘世的向往。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杨妃吹笛图

音律从来寿邸长,宫中新调称新妆。

谁知吹出无双曲,究为嵬坡诉断肠。

(0)

球灯

筠裁骨骼巧玲珑,寸草光中幻化同。

龙甲片含天水碧,鲛绡影透海霞红。

银花璨动长空月,宝带交飘午夜风。

瑞兽喷香珠翠绕,分明人在水晶宫。

(0)

九日登龙山饮超然堂

白发惊前梦,黄花又上簪。

琴棋诗酒兴,父子弟兄心。

曳杖成长啸,衔杯欲短吟。

山堂留夕景,陶令意何深。

(0)

碧山社会次俞是堂韵二首·其一

雪泥踪迹动经年,重捧芝函意恻然。

宿德久悬丹陛望,闲心欲伴碧山禅。

嗣音正羡空桑奏,为国时搜下泽贤。

问俗画熊来早暮,水沉一炷石楼烟。

(0)

寒夜

幽夜虚斋榾柮炉,香茶美酒向谁呼。

岁将穷处春将复,人到贫时事到无。

书卷自翻风叶乱,灯花细剔雨帘孤。

丝丝一种清愁发,掩映寒梅野雀图。

(0)

寄畅园二十咏·其二清响斋

绕屋皆筼筜,高斋自幽敞。

时和寒鸟鸣,泠泠滴清响。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