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落几尽矣惟馀一枝垂垂不坠因而赋此》
《牡丹落几尽矣惟馀一枝垂垂不坠因而赋此》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已见残红片片飞,一枝留得送春归。

妆经雨洗胭脂薄,香惹风来蛱蝶稀。

半醉微痕迷晓晕,剩餐馀馥胜痴肥。

画工何似春工巧,浓碧丛中浅著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在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与哀愁。

首联“已见残红片片飞,一枝留得送春归”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场景,残花飘零,而最后一枝牡丹却顽强地绽放,仿佛在为春天送行。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残花与独存的牡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牡丹的坚韧与美丽。

颔联“妆经雨洗胭脂薄,香惹风来蛱蝶稀”进一步描绘了牡丹在风雨中的状态。经过雨水的洗礼,花朵的颜色变得淡薄,但依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吸引着偶尔前来探访的蝴蝶。这一联通过“雨洗”、“香惹”等词,生动地展现了牡丹在风雨中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颈联“半醉微痕迷晓晕,剩餐馀馥胜痴肥”则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绘了牡丹在晨光中的美丽。花朵似乎在晨光中微微醉意,颜色模糊,而残留的香气比肥胖的果实更加诱人。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花朵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画工何似春工巧,浓碧丛中浅著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认为,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也无法完全复制大自然的巧妙之处,尤其是在绿叶丛中,浅色的红色牡丹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一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在春天末期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孙莘老寄墨四首·其一

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

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

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

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

蓬莱春昼永,玉殿明房栊。

金笺洒飞白,瑞雾萦长虹。

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

(0)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六

君家玉臂贯铜青,下客何时见目成。

勤把铅黄记宫样,莫教弦管作蛮声。

熏衣渐叹衙香少,拥髻遥怜夜语清。

记取北归携过我,南江风浪雪山倾。

(0)

与潘三失解后饮酒

千金敝帚人谁买,半额蛾眉世所妍。

顾我自为都眊氉,怜君欲斗小婵娟。

青云岂易量他日,黄菊犹应似去年。

醉里未知谁得丧,满江风月不论钱。

(0)

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

燕南垂,赵北际,其间不合大如砺。

至今父老哀公孙,蒸土为城铁作门。

城中积谷三百万,猛士如云骄不战。

一旦鼓角鸣地中,帐下美人空掩面。

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謦欬生风雷。

葛巾羽扇红尘静,投壶雅歌清燕开。

东方健儿虓虎样,泣涕怀思廉耻将。

彭城老守亦凄然,不见君家雪儿唱。

(0)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其一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0)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其二

绛阙云台总有名,应须极贵又长生。

鼎中龙虎黄金贱,松下龟蛇绿骨轻。

霅水未浑缨可濯,弁峰初见眼应明。

两卮春酒真堪羡,独占人间分外荣。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