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烟消锦幄,愁中又听,漏声催早。
卸罢残妆,绣被暗生寒峭。
想像前宵好梦,剩瘦影、兰缸相照。灯晕小。
雁鸿报到,归人犹杳。
消息试探梅花,待漏泄春光,可同欢笑。
欹枕钗横,画楼几番慵眺。
一纸音书寄语,问白发、近添多少。奁镜悄。
眉峰为谁频扫。
篆烟消锦幄,愁中又听,漏声催早。
卸罢残妆,绣被暗生寒峭。
想像前宵好梦,剩瘦影、兰缸相照。灯晕小。
雁鸿报到,归人犹杳。
消息试探梅花,待漏泄春光,可同欢笑。
欹枕钗横,画楼几番慵眺。
一纸音书寄语,问白发、近添多少。奁镜悄。
眉峰为谁频扫。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玉漏迟·闺思》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在清晨醒来后的孤寂心情。"篆烟消锦幄",篆烟消散,暗示着夜色已逝,而锦帐中的女子在愁绪中聆听漏壶滴水,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催促。"卸罢残妆,绣被暗生寒峭",她卸下疲惫的妆容,盖上冰冷的绣被,倍感孤独与凄凉。
"想像前宵好梦,剩瘦影、兰缸相照",回忆起昨晚的好梦,只剩孤单的身影和微弱的灯光相伴。"灯晕小。雁鸿报到,归人犹杳",灯光明暗摇曳,大雁南飞带来远方的消息,但思念的人仍未归来。
"消息试探梅花,待漏泄春光,可同欢笑",女子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能与心上人共享春光,共度欢乐。然而,"欹枕钗横,画楼几番慵眺",她倚着枕头,无心梳妆,只在画楼上一次次远望。
最后,"一纸音书寄语,问白发、近添多少",她渴望通过书信了解对方,忧虑岁月是否已在自己额头上增添更多白发。"奁镜悄。眉峰为谁频扫",对着镜子,她独自描眉,却不知是为了谁而妆饰。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闺中女子的寂寞、期盼与哀愁,展现了深闺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