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二十三日甲子交六月节稍晴三四五复大雨贼寨未下》
《五月二十三日甲子交六月节稍晴三四五复大雨贼寨未下》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每日看天色,今年厌雨声。

重新六甲换,喜得一朝晴。

疲卒淹穷谷,饥民守坏城。

竹深荷净处,犹忆旧承平。

(0)
翻译
每天观察天气变化,今年对雨声感到厌倦。
新的一轮轮回开始,终于迎来一个晴朗的日子。
疲惫的士兵困在深谷中,饥饿的民众守着破败的城池。
在竹林深处、荷花洁净的地方,仍能回忆起过去的太平岁月。
注释
天色:天气状况。
厌雨声:对连续下雨感到厌烦。
六甲换:指时间轮回或历法更迭。
一朝晴:忽然间转为晴朗。
疲卒:疲惫的士兵。
穷谷:深谷,偏远之地。
饥民:饥饿的民众。
坏城:破败的城市。
竹深荷净:环境清幽,竹林深深,荷花洁净。
旧承平:过去的和平时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荒凉景象和人民的困苦生活。开篇“每日看天色,今年厌雨声”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渴望以及对连绵细雨的厌倦,这里的“今年”二字暗示着长时间的不利影响。接下来的“重新六甲换,喜得一朝晴”则是对短暂好天气的珍惜和欢庆,其中“六甲”指的是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换算到具体日期。

然而,诗人随即转入现实的艰辛:“疲卒淹穷谷,饥民守坏城。”这里,“疲卒”形容士兵的疲惫状态,“淹穷谷”则是深山峻岭中被战火围困的小村庄;“饥民守坏城”描绘了饥饿百姓在破败的城墙下挣扎求生的悲惨景象。

最后两句“竹深荷净处,犹忆旧承平。”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太平盛世的怀念。在战乱中,即便是在竹林深处、荷花清净的自然美景里,也无法抚慰心灵的创伤,只能通过回忆往昔的和平时光来获得些许安慰。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中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于乱世的无奈与对太平盛世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杂诗七首·其六

古屋清寒雪未消,小窗晴日展芭蕉。

酸甘荔子尝春酒,更碾新芽荐菊苗。

(0)

渔隐为周仲明赋

一笠戴春雨,扁舟寄此情。

世閒尘网密,江上钓丝轻。

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

狂奴台下水,犹作汉时清。

(0)

闻鹤

寒蟾初上海云收,何处仙禽过庾楼。

清夜照人千里月,碧天警露一声秋。

玉笙缥缈缑山去,羽袂蹁跹赤壁游。

回首女墙旧时事,千年华表动新愁。

(0)

暮春

园林芳事已阑珊,开尽荼蘼亦懒看。

深院日长眠听雨,重重帘影隔春寒。

(0)

木兰花慢·其二寿

政胡尘满野,问谁与、作坚城。

有老子行年,平头六十,无限声名。

向来试陈大略,便群儿、啁哳耳边鸣。

争识规模先定,破羌终属营平。吾心惟有忠诚。

羞媚妩,做逢迎。谓干戈锋镝,动关民命,此不宜轻。

听渠自分勇怯,奈何他、天理若持衡。

只把从前不杀,也应换得长生。

(0)

悯农

前村后村水车声,咿咿轧轧终夜鸣。

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龟兆出。

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奈饥何。

今年神祠祷不应,沽酒买牛空费多。

天公高居民父母,有耳应闻下民语。

乞我滂沱半朝雨,免遭县吏鞭笞苦。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