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兴》
《归兴》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投老深知万事难,骨骸熬暑又煎寒。

暗量已觉穷无敌,退省犹须强自宽。

稚子能吟青玉案,异人初付紫金丹。

先生归去山中好,剩有閒云许细看。

(0)
翻译
随着年事渐高,深知世事艰难,夏日酷暑、冬日严寒都让身体受尽折磨。
私下估算,觉得自己已经无往不胜,但退一步反思,仍需自我宽慰。
幼小的孩子也能吟诵出青玉案的诗句,非凡之人初次得到珍贵的紫金丹。
先生您回归山中最好,那里有空闲的云彩,等待您慢慢欣赏。
注释
投老:年事已高。
深知:深深明白。
万事:世间所有事情。
骨骸:身体。
熬暑:忍受酷暑。
煎寒:经受严寒。
暗量:私下衡量。
穷无敌:无人能敌。
退省:反思。
强自宽:强迫自己放宽心。
稚子:幼小的孩子。
能吟:能够吟诵。
青玉案:古诗文中形容清雅的诗篇。
异人:非凡的人。
紫金丹:象征珍贵的物品或知识。
先生:对对方的尊称。
归去:回归。
山中:山里。
剩有:剩下。
閒云:悠闲的云彩。
许:允许。
细看:仔细观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个人境遇的无奈感慨。"投老深知万事难,骨骸熬暑又煎寒"表明随着年岁增长,对世间万物更为深刻理解,但这种理解也伴随着生命如同枯骨般的艰辛和寒冷。"暗量已觉穷无敌,退省犹须强自宽"则显示诗人对个人处境的清醒认识,即使在贫穷且感到无从抗争的情况下,也只能勉强安慰自己。

然而,在这沉重的氛围中,诗人仍然保持着一份淡定和超脱。"稚子能吟青玉案"可能暗示着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或者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异人初付紫金丹"则似乎指向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或寄托,紫金丹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道家修炼中的仙丹,代表了对永恒和超脱尘世的渴望。

最后两句"先生归去山中好,剩有閒云许细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先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而"山中"常常象征着远离尘嚣、心灵的净土。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闲散的云彩也成为了诗人观赏和思考的对象,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又除夕绝句

紫陌相逢谁不客,青灯作伴未为孤。

何须家里作时节,只问旗亭有酒无。

(0)

霍岳

万古神山入盛谈,而今真得对晴岚。

禅门邂逅能留客,茶泛磁瓯酒欲酣。

(0)

中秋夜客退观月谩成

槛外不数丈,深窅藏丘壑。

璧月悬中天,玉露下丛薄。

尺水澄秋光,龟鱼共予乐。

所乐亦伊何,饮水良自觉。

恍若归故山,洒然谢羁络。

明发将何之,尘埃又如昨。

行也谁使之,有此一大错。

幸保寸心在,举头问碧落。

(0)

留题归安尉凝碧堂

骚人得助是江山,千里幽怀一凭栏。

野色岂唯春晚秀,天风长似月边寒。

身閒暂觉尘埃远,境胜才知宇宙宽。

秪恐仙壶提挈去,不教凡眼醉中看。

(0)

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于纸

粟花时节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

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

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

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

(0)

阶基

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

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

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