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其一)》。诗中通过描绘农事和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幅丰收在望的田园风光图画。风雨同至,使得谷物成熟,而稂莠(一种野草)则随之生长,充满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赞美。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这两句则转向描写农家生活场景,陈放的谷物铺满了一丈见方的地面,但因缺少阳光照耀而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农业劳动与天气变化之间关系的思考。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对于世间万象万变持有一种豁达的态度,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接受,也是对人生喜怒哀乐的顺应。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 这几句诗意在劝诫,告诉读者要珍惜时光。在夏季的五月、六月间,蚊虫飞舞,而到了秋天,树叶已开始变黄,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也是在提醒人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这两句诗意深长,通过蟠桃和苦李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待生命中不完美部分的宽容态度。
最后两句 "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批评之情绪,不因外界的不足而生气,只是对自己过失感到隐性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农事活动以及个人感悟的描写,展现了苏轼深邃的人生哲学和豁达的情怀。
终岁逐城府,常有戚戚颜。
晨登郭西寺,逍遥任疏顽。
林堂含馀清,爽垲非人间。
况兹群彦集,秩秩文翰班。
善谑等高咏,嘉言振幽孱。
岂无觞酌欢,茗煎亦未悭。
喧卑受物旷,志适忘世艰。
耽留阳景驰,飞羽当树还。
赏心颇逡巡,纷虑仍粗关。
谐此尘外踪,再期永日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