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幽鸟爱幽栖,拣得春风最好枝。
只有江南王若水,白头描写似徐熙。
花间幽鸟爱幽栖,拣得春风最好枝。
只有江南王若水,白头描写似徐熙。
此诗《题王若水幽禽图》由元代诗人潘纯所作,通过对一幅描绘幽禽的画作的品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艺术之美的独到见解。
首句“花间幽鸟爱幽栖”,以“花间”为背景,描绘出鸟儿在繁花丛中寻找安静栖息之所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和谐的自然氛围。次句“拣得春风最好枝”,进一步刻画了鸟儿在春风吹拂下,精心选择最适宜的树枝作为栖息之所的细致动作,体现了鸟儿对环境的敏感与选择的智慧。
后两句“只有江南王若水,白头描写似徐熙”,将话题转向对画家王若水的赞誉。通过对比,诗人指出只有王若水能如徐熙一般,以白头之年,描绘出如此生动、传神的幽禽图。这里不仅赞扬了王若水高超的绘画技艺,也表达了对徐熙艺术成就的敬仰,以及对王若水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前辈艺术精神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艺术作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艺术家匠心独运的赞美之情。
庭院空明,正露浥铢衣,凉浸纹荐。
水调烟情,难寄楚云天远。
幽梦不到人间,但付与、绛河清浅。
恁画楼、一霎西风,愁入数行新雁。
玉箫虚忆琼花馆。二分秋、镜中消散。
钿徽莹作珍珠泪,合借冰丝成串。
无计遣得黄昏,星户长垂罗幔。
念沈郎腰瘦,肠断处,知谁见。
酒杯疏,吟侣减,闲里岁华度。
薄暮江城,离思乱箫鼓。
问伊暗卜归期,画楼灯火,已迎得、紫姑来否。
浪游处。多少香雾珠尘,徘徊甚情绪。
寻梦梅花,黄昏又微雨。
也知渐近伤春,春犹无几,幸七日、闷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