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年来倍寂寥,新愁旧恨积难消。
鹿茸初长眠红藓,人梦犹恬倚绿蕉。
无定阴晴天昼永,有厓生寄世尘嚣。
卜云五月能通达,一姤佳期始此朝。
夏至年来倍寂寥,新愁旧恨积难消。
鹿茸初长眠红藓,人梦犹恬倚绿蕉。
无定阴晴天昼永,有厓生寄世尘嚣。
卜云五月能通达,一姤佳期始此朝。
这首明代诗人梁以壮的《夏至》诗,描绘了夏至时节的寂寥与复杂心情,以及自然与人生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句“夏至年来倍寂寥”,开篇即点出夏至时节的寂静与孤独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给人带来的深刻感受。接着,“新愁旧恨积难消”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新近发生事情的忧虑,也有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反思,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难以释怀。
“鹿茸初长眠红藓,人梦犹恬倚绿蕉”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鹿茸与红藓、人梦与绿蕉,形成鲜明对比,鹿茸的生长与人的梦境,分别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类内心的宁静。鹿茸在红藓中静静生长,仿佛是自然界的平静与和谐;而人梦则倚靠绿蕉,暗示着人在自然中的寄托与寻求心灵的慰藉。
“无定阴晴天昼永,有厓生寄世尘嚣”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生的关联。无常的天气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而“天昼永”则暗示着时间的漫长与流逝。同时,“有厓生寄世尘嚣”表达了人在世间生活的无奈与挣扎,即使在自然的怀抱中,也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喧嚣。
最后,“卜云五月能通达,一姤佳期始此朝”两句,通过占卜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机遇。五月被视为一年中的黄金时期,预示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与等待,将迎来转机与佳期的到来。这一句既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也是对当下困境的一种超越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至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情感与外界压力下寻求内心平静与希望的渴望。
华岳连天向西起,澒洞秦川三百里。
巨灵高掌削芙蓉,影落黄河一线水。
云台雾谷巢神仙,羽衣金节时周旋。
大笑失脚白骡背,归来石上长鼾眠。
千载悠悠寄玄赏,耳孙风骨犹萧爽。
远从丹丘渡沧海,追挹神踪欲长往。
何人想像图真形,叠崖阴洞高林青。
上摩金天之帝京,下揽玉女之明星。
峰耶麓耶两莫极,虎豹叫绝烟霏冥。
仙家楼观超然住,遥认微茫是征路。
丹梯铁锁不可攀,直唤茅龙上天去。
大听听若聋,志士时若瘖。
所以陶渊明,趣得无弦琴。
悠悠南山青,采采黄菊金。
归来一篇词,千载犹赏音。
抱病者奔驰,愧古仍愧今。
海东有双凤,羽洒元气湿。
高阁五云端,一飞九千尺。
下视燕雀曹,蓬蒿自相习。
高冈时一鸣,唧唧俱敛翼。
今年西北去,去年东南征。
江山南北路,历历俱动情。
官程不暂停,日没仍夜行。
空江风露下,旷野河汉倾。
浮云隔海岱,明月知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