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岳连天向西起,澒洞秦川三百里。
巨灵高掌削芙蓉,影落黄河一线水。
云台雾谷巢神仙,羽衣金节时周旋。
大笑失脚白骡背,归来石上长鼾眠。
千载悠悠寄玄赏,耳孙风骨犹萧爽。
远从丹丘渡沧海,追挹神踪欲长往。
何人想像图真形,叠崖阴洞高林青。
上摩金天之帝京,下揽玉女之明星。
峰耶麓耶两莫极,虎豹叫绝烟霏冥。
仙家楼观超然住,遥认微茫是征路。
丹梯铁锁不可攀,直唤茅龙上天去。
华岳连天向西起,澒洞秦川三百里。
巨灵高掌削芙蓉,影落黄河一线水。
云台雾谷巢神仙,羽衣金节时周旋。
大笑失脚白骡背,归来石上长鼾眠。
千载悠悠寄玄赏,耳孙风骨犹萧爽。
远从丹丘渡沧海,追挹神踪欲长往。
何人想像图真形,叠崖阴洞高林青。
上摩金天之帝京,下揽玉女之明星。
峰耶麓耶两莫极,虎豹叫绝烟霏冥。
仙家楼观超然住,遥认微茫是征路。
丹梯铁锁不可攀,直唤茅龙上天去。
这首元代诗人张翥的《题华山图》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观和神秘气息。首句“华岳连天向西起,澒洞秦川三百里”展现了华山拔地而起,连绵不绝,横跨三百里秦川的磅礴景象。接着,“巨灵高掌削芙蓉,影落黄河一线水”运用神话传说,比喻华山如巨灵神的手掌削成,其倒影映在黄河中,如同一线水痕。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仙气:“云台雾谷巢神仙,羽衣金节时周旋”,将山中的洞穴和仙人生活渲染得如梦如幻。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种随性洒脱:“大笑失脚白骡背,归来石上长鼾眠”,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仙人般的逍遥自在。
“千载悠悠寄玄赏,耳孙风骨犹萧爽”表达了对华山美景的长久向往和赞美,以及诗人自身的超然心境。最后几句,诗人想象华山的真形,山势险峻,洞穴幽深,仿佛通往天宫,而登天之路则显得遥不可及,只能借助神话中的茅龙才能抵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华山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展现出诗人对超凡世界的向往和对华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受。
菊遇陶靖节,莲遇舂陵翁。
菊取隐逸意,莲有君子风。
嘉话至今传,所遇非虚蒙。
卓哉苏平恩,襟期古人同。
植葵用名轩,勉兹培养功。
眷焉举可则,树德匡厥躬。
进此正色黄,远彼乱朱红。
夕萼知向西,朝葩还附东。
卫足喻吾智,倾心喻吾忠。
拳拳爱君念,对之弥敬恭。
牛腰富品题,千里走诗筒。
葵遇视菊莲,未必惭二公。
花若敷而荣,轩若增而崇。
勉旃名轩义,有初期有终。
黄蒿生野飙,渭水正呜咽。
下马汉家陵,落日照残阙。
佳气忽已无,隆准何代绝。
雄剑飞上天,炎灵顿销歇。
当年一抔土,经今几开掘。
便房不复闭,殓玉亦巳竭。
踞兽徒狰狞,卫士空森列。
泪眼滴骨枯,碧渍苔痕血。
乌乎千载下,谁者兴悲怛。
圣泽渥泉壤,崇祀追前烈。
旷古信有光,壮业遥相埒。
回睇楚天云,飞扬向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