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道》
《论道》全文
清 / 释敬安   形式: 古风

石烂松枯懒问年,龙眠虎卧各安然。

固知静者心多妙,莫怪山僧语太颠。

大地平沈犹是妄,虚空粉碎未为禅。

欲参最上真乘法,百尺竿头进步前。

林间小住已年年,扫石为床枕木圆。

闲剪溪云将衲补,淡收山翠当茶煎。

半钩白堕岩前月,一线青来树里天。

无事岩中时宴坐,浑忘十圣与三贤。

身似孤云无定踪,南来三度听霜钟。

人方见雁思乡讯,山亦悲秋见病容。

佳句每从愁里得,故人多向客中逢。

自爱未了头陀愿,辜负云峰几万重。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论道》,作者是清代的佛教僧人释敬安。诗中以自然景象和禅修体验为背景,探讨了内心宁静与修行的深意。首联“石烂松枯懒问年,龙眠虎卧各安然”描绘了一幅山林静谧的画面,石头风化、松树枯萎,但万物依然自得其乐。接着,“固知静者心多妙,莫怪山僧语太颠”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智慧的推崇,认为山僧的话语虽然看似超脱,实则蕴含深意。

中间两联“大地平沈犹是妄,虚空粉碎未为禅”进一步阐述了禅修的境界,指出真正的禅并非仅在物质世界的否定,而在于精神世界的超越。“欲参最上真乘法,百尺竿头进步前”鼓励修行者不断精进,追求更高的领悟。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写自己在山中的生活,如“林间小住已年年”、“闲剪溪云将衲补,淡收山翠当茶煎”,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他享受着自然的馈赠,沉浸在禅定之中,忘记了尘世间的纷扰。

尾联“身似孤云无定踪,南来三度听霜钟”以飘渺的孤云自比,表达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同时流露出对未能完全实现出家愿望的遗憾,感叹“辜负云峰几万重”。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寓禅理于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诗人对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释敬安

释敬安
朝代:清

释敬安(1851-1912)近代爱国诗僧。俗名黄读山,字福馀,法名敬安,字寄禅,湖南湘潭县雁坪乡银湖塘人。少以孤贫出家,致力诗文,得王闿运指授,才思日进,入“碧湘诗社”。曾于宁波阿育王寺剜臂肉燃灯供佛,并烧二指使骈,自号八指头陀,曾任浙江天童寺方丈。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佛教总会会长,时湖南等地发生寺产纠纷,应众邀入京请愿,到京未达目的,即卒于法源寺。生平颇有诗名,殁后杨度为刻《八指头陀诗文集》。
猜你喜欢

次韵答虎石道人三首·其二

为爱丛林老辨才,片帆归去又还来。

囊中珠玉清人骨,麈尾风云障俗埃。

莲社未知容我否,酒眉且自向师开。

三吴早晚徵输足,重看天花雨法台。

(0)

庆少保户部尚书黄宗豫尊翁八十八寿

人生七十古稀闻,今喜先生近九旬。

雪鬓霜髯膺宠爵,云林烟岫乐閒身。

达尊不让香山老,硕望宜联洛社宾。

他日绘图修故事,肯容樗朽厕簪绅。

(0)

忆别四首·其四

忆别金陵日,春风二月时。

求朋莺语急,送客燕飞迟。

北邸俄淹岁,南归未卜期。

遥遥天上友,莫动暮云思。

(0)

忆别四首·其二

忆别金陵日,那胜手足情。

泪县棠棣雨,肠断鹡鸰声。

姜被清宵冷,璠玙何日迎。

愿言知此意,蚤促北来程。

(0)

送刘子钦致仕还乡

才名独步重当时,宦路谁知与?违。

泮水十年怜远别,关河千里惜重归。

江南拟结耆英会,天上曾联列宿辉。

话旧未能穷往事,秋风分手思依依。

(0)

送彭琉佥事之广东

翰苑编摩久著名,喜承鹗剡出神京。

外台共说乘骢好,故里争看衣锦荣。

不独秋霜清一道,还期时雨化诸生。

岭南自此民风厚,灯火弦歌处处声。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