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疏,吟侣减,闲里岁华度。
薄暮江城,离思乱箫鼓。
问伊暗卜归期,画楼灯火,已迎得、紫姑来否。
浪游处。多少香雾珠尘,徘徊甚情绪。
寻梦梅花,黄昏又微雨。
也知渐近伤春,春犹无几,幸七日、闷怀过去。
酒杯疏,吟侣减,闲里岁华度。
薄暮江城,离思乱箫鼓。
问伊暗卜归期,画楼灯火,已迎得、紫姑来否。
浪游处。多少香雾珠尘,徘徊甚情绪。
寻梦梅花,黄昏又微雨。
也知渐近伤春,春犹无几,幸七日、闷怀过去。
这首《祝英台近·人日》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以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为背景,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寂寥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通过描绘酒杯稀疏、吟侣减少的场景,暗示了词人内心的落寞。"薄暮江城,离思乱箫鼓"一句,借傍晚时分的江城景色和嘈杂的音乐,渲染出离愁别绪。
词人询问远方的人归期未定,画楼的灯火下,紫姑(古代习俗中询问农事的神灵)的到来似乎并未带来好消息。接下来的"浪游处。多少香雾珠尘,徘徊甚情绪",写词人在浪迹天涯的生活中,被烟雾般的思念和尘世的纷扰包围,心情复杂。
"寻梦梅花,黄昏又微雨",词人试图在梦境中寻找慰藉,但现实却是黄昏时分细雨纷飞,更添伤感。他意识到春天即将逝去,尽管只有短短七日,却足以让他心生惆怅。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光流转的深深感叹。
晚霞初散绮,正素月流空,光逗帘额。
试拓疏窗,浅印一方珂雪。
凉意萧萧竹树,人静后、满庭秋色。河影直。
远山不动,夜云堆碧。
携手共觅清欢,好料理吟笺,莫负兰夕。
记否频年,对景漫劳相忆。
小閤玲珑如艇,浑疑泛、鸥波千尺。更漏急。
生衣露华吹湿。
黄流呜咽,与悲风、昼夜声沉潼谷。
天府突然称四塞,更有关门东束。
未练全军,中涓催战,孤注无边腹。阌乡秋蚤。
乍寒新鬼频哭。
谁念司马当年,魂招不返、与贼长相逐。
麾下兴平馀大将,难作长城河曲。
朔骑频来,秦弓未射,已把南朝覆。
乌鸢饥汝,国殇今已无肉。
双双飞蝶,灼灼秾花,写成矮卷。
旧纸澄心,题名细字传画院。
别有书格簪花,剩一行柔翰。
梅雨惺松,踞床长日堪遣。闻说深闺。
掩虾须、绮窗闲玩。粉痕脂印,依稀馀香可辨。
叶子泥金消夜,凤衾慵展。
留与人间,几回看罢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