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偶现婵娟影,把苦趣,都承领。
历历摧残多少境。
寻常姻眷,几番生死,劫满天才肯。
珠围翠绕须臾顷,廿九年华尘梦醒。
只恐香茗随骨冷。
商声谱就,三九贞烈,淑女当思省。
幽兰偶现婵娟影,把苦趣,都承领。
历历摧残多少境。
寻常姻眷,几番生死,劫满天才肯。
珠围翠绕须臾顷,廿九年华尘梦醒。
只恐香茗随骨冷。
商声谱就,三九贞烈,淑女当思省。
这首《青玉案》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以幽兰为题,描绘了兰花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高洁的品性。诗中通过“幽兰”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自身或某一类人的精神风貌。
首句“幽兰偶现婵娟影”,以“幽兰”之静美与“婵娟”之柔美相映成趣,既描绘了兰花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把苦趣,都承领”一句,点明兰花虽生于幽谷,却能承受世间一切苦楚,展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和高尚的情操。
“历历摧残多少境。寻常姻眷,几番生死,劫满天才肯。”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兰花的形象,它经历了无数次的摧残与考验,无论是寻常的人间情感纠葛,还是生死的轮回,都未能将其摧毁,只有当这些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兰花才能展现出其真正的天性与才华。这里不仅赞美了兰花的坚韧,也暗含了对人生磨砺的深刻思考。
“珠围翠绕须臾顷,廿九年华尘梦醒。”这两句将兰花置于繁华与短暂之中,对比鲜明。尽管周围环境富丽堂皇,但这一切美好只是瞬间的幻象,唯有兰花的清香与生命才是永恒的。这不仅是对兰花生命的赞美,也是对短暂人生价值的反思。
最后,“只恐香茗随骨冷。商声谱就,三九贞烈,淑女当思省。”诗人表达了对兰花香气可能随时间消逝的担忧,同时也借兰花的贞烈品质,提醒淑女们应珍惜并学习兰花的高洁与坚韧。这里的“商声”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音乐或声音,与兰花的贞烈品质相呼应,强调了兰花精神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幽兰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