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即仙居,飞楼却太虚。
身疑梦蝶后,人亦祝鸡馀。
树杪悬风磴,蒲根溜石渠。
往来幽兴熟,何处不吾庐。
古洞即仙居,飞楼却太虚。
身疑梦蝶后,人亦祝鸡馀。
树杪悬风磴,蒲根溜石渠。
往来幽兴熟,何处不吾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仙境相融合的画面,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趣。诗人以“古洞即仙居,飞楼却太虚”开篇,将青霞洞描绘为一个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虚空之中的仙境,洞中居住着仙人,而飞楼则飘渺于云霄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身疑梦蝶后,人亦祝鸡馀”两句,运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梦蝶”,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界限模糊的感悟,同时也借“祝鸡”(古代祭祀仪式的一部分)暗示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树杪悬风磴,蒲根溜石渠”描绘了青霞洞周围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树梢之上,风磴悬挂,似乎与天相接;蒲草根部,溪流潺潺,石渠蜿蜒,生动地展现了洞外自然景观的清幽与和谐。
最后,“往来幽兴熟,何处不吾庐”表达了诗人对青霞洞的喜爱与依恋,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都充满了对这里的怀念与向往,仿佛这里就是他的精神家园。整首诗通过对青霞洞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四皓逃商山,下视衣褐娄。
不知建成客,孰与封君酬。
夷齐古逸民,食粟犹耻周。
何曾堕人计,图安卒成忧。
不然靖节翁,那与沮溺俦。
顾于一日间,无羡斯无求。
非为十日留,重此一岁阑。
岁去易悲感,日来盛阴寒。
今晨已春意,欲出反浩叹。
梅事足可惜,病躯良独难。
春雨寒犹积,春园木又荣。
武昌闻别驾,生米见题名。
安否逢人问,书题阙便行。
周围怀细履,陶酒忆徐倾。
会合知何日,羁栖尚此生。
向来犹楚越,今日遂蛮荆。
妻子饥寒累,交朋时势情。
未应终薄禄,当复事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