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玉臂贯铜青,下客何时见目成。
勤把铅黄记宫样,莫教弦管作蛮声。
熏衣渐叹衙香少,拥髻遥怜夜语清。
记取北归携过我,南江风浪雪山倾。
君家玉臂贯铜青,下客何时见目成。
勤把铅黄记宫样,莫教弦管作蛮声。
熏衣渐叹衙香少,拥髻遥怜夜语清。
记取北归携过我,南江风浪雪山倾。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属于和诗的一种形式,即次韵和王巩六首(其六)。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篇。
首句“君家玉臂贯铜青”中,“玉臂”象征美好而柔软的事物,而“铜青”则暗示着金属的坚硬和光泽,通过对比设置出一种既温柔又坚韧不拔的情感基调。下句“下客何时见目成”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渴望能早日相见。
接下来,“勤把铅黄记宫样”一句中,“铅黄”指的是古代用来画眉毛的化妆品,而“宫样”则是指宫廷中的女子。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怀念,或者是在强调某种传统或规范的重要性。
“莫教弦管作蛮声”则是在告诫不要让优雅的音乐变成粗俗的声音。在这里,“弦管”代表了文明与文化,而“蛮声”则是指野蛮之音,表达了一种对纯正艺术风格的坚持。
中间部分,“熏衣渐叹衙香少”一句通过对熏衣香气的描述,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物是人非的情感。紧接着“拥髻遥怜夜语清”则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柔情蜜意。
最后,“记取北归携过我,南江风浪雪山倾”一句中,“北归”可能是指某种回归或结束,而“携过我”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亲友共度时光的愿望。随后,“南江风浪雪山倾”则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而又壮丽的自然景象,可能在暗示着某种波折或变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和亲情的描述,以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袭得芝兰一室薰,更将三美向谁论。
光辉自可誇僚友,契爱犹能及子孙。
金节暂求康尔俗,锦衣归去大吾门。
西南终是天涯远,却羡鸾凰集九阍。
亭在西山积翠中,烟岚气象一重重。
芟开檐际偏高竹,见得云间最后峰。
野色为谁长郁茂,物情于我似从容。
年来已有林泉兴,倚著阑干兴转浓。
万里南溪水,滔滔逼郡城。
四时多雨气,终日是江声。
蛮市烟中合,山畴火后耕。
孤村随溉断,绝嶂与云平。
甲冷三冬戍,烽高半夜惊。
盛朝咨镇守,别乘委才明。
爱日迎舟楫,春风卷旆旌。
兰陔新膳洁,花县旧阴成。
荔子琼瑶破,藤梢琥珀倾。
羁怀休念远,浅醉易忘情。
宦况如邮传,年华似送迎。
笑谈聊布政,閒暇亦论兵。
僻地非通辙,层霄有去程。
行闻海沂咏,流入竹枝清。
向夕层云结,黎明漫漫飞。
山川都变色,松竹倍生辉。
共喜飘方密,翻忧落渐稀。
阴功施黑律,寒侯应璿玑。
右席延文客,先涂奉玉妃。
二仪清景混,四野远光围。
爱日因藏照,狂飙间作威。
三冬兹有得,一谷敢言饥。
渴望于时久,华心在物微。
霈然蒙大润,化力少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