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沈天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虫飞纨扇早知秋,明月穿窗照画楼。

洒泪两行何处落,临风寄向故园流。

(0)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沈天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美。

首句“虫飞纨扇早知秋”,以昆虫的活动和纨扇的轻柔,巧妙地暗示了秋天的到来。纨扇,古代女子常用的扇子,轻薄而精致,常用来驱暑或装饰。此处以“早知秋”三字,不仅点出了季节的转换,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次句“明月穿窗照画楼”,将明亮的月光与精致的画楼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高雅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明月穿透窗户,照亮了画楼,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居住其中人物情感世界的映射。

第三句“洒泪两行何处落”,在前两句描绘的宁静画面中加入了一丝哀愁。这句诗仿佛是主人公在月光下默默流泪,泪水不知流向何方,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无处倾诉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临风寄向故园流”,将情感推向高潮。在微风的吹拂下,主人公将内心的思绪寄托于风中,希望它们能随风飘向遥远的故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夜场景,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沈天孙
朝代:明

沈天孙(公元一五八0年至一六00年)[明],字七襄,宣城人,洗懋学之女。生于明神宗万历八年,卒于万历二十八年,年二十一岁。明慧善读书,能为诗。天孙年十七,归屠隆子金枢,与隆女瑶瑟友善。瑶瑟既嫁,时时归宁,相与唱和。天孙卒末几,瑶瑟亦卒。天孙著有《留香草》四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阑干万里心/忆王孙.寓忆王孙

小楼柳色未春深。湘月牵情入苦吟。

翠袖风前冷不禁。怕登临。几曲阑干万里心。

(0)

芳草渡/系裙腰·其一

双门晓锁响朱扉。千骑拥、万人随。

风乌弄影画船移。歌时泪,和别怨,作秋悲。

寒潮小,渡淮迟。吴越路、渐天涯。宋王台上为相思。

江云下,日西尽,雁南飞。

(0)

春日·其一

春波无力未胜鸥,夹岸山光翠欲流。

若使画成惊顾陆,更教吟出压曹刘。

(0)

水龙吟·其一寄陆放翁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傅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0)

赋羊腰肾羹

拔毫已付管城子,烂胃曾封关内侯。

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樽俎伴风流。

(0)

九锁山十咏·其十天坛

空山遗天坛,之人在天阙。

风雷长为护,草树不敢茁。

何当追遐踪,一笑俯明月。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