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鸣短鸣,何来雁声。翱翔律吕和平,发炎方北征。
人情物情,千年不更。云中谁计邮亭,趁东风去程。
长鸣短鸣,何来雁声。翱翔律吕和平,发炎方北征。
人情物情,千年不更。云中谁计邮亭,趁东风去程。
这首《醉太平·闻雁》由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闻雁的场景与情感。
开篇“长鸣短鸣,何来雁声”,以雁声的长短起伏引出主题,仿佛在问世间为何会有此声音传来,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接着,“翱翔律吕和平,发炎方北征”两句,将雁的翱翔与自然和谐的律吕相联系,同时暗示了雁的迁徙方向,即北方,展现了雁群遵循自然规律的生存智慧。
“人情物情,千年不更”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永恒不变的情感纽带,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云中谁计邮亭,趁东风去程”以雁群为载体,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与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对雁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体现了顾太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库舍图岭天关壮,沙陀瀚海南北障。
七十二盘转翠螺,马首车轮顶踵望。
高昌昔并两车师,五世百年名号妄。
雉伏于蒿鼠噍穴,骄而无礼不知量。
寒风如刀热如烧,易而无备胥沦丧。
贤哉柱国侯将军,王师堂堂革而当。
吁嗟韩碑已仆段碑残,犹有姜碑勒青嶂。
岂知日月霜雪今一家,俯仰骞岑共惆怅。
讲梅山中仙,曾逐岫云出。
云归人未归,望之心纡郁。
邗沟足冶游,毋乃远亲膝。
驾彼青骢驰,何如黄犊叱。
吁嗟少年场,轻薄狎邪佚。
竹西吹琼箫,蜀冈挟瑶瑟。
座中歌舞欢,堂上甘旨缺。
往往朱门家,不及五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