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溟有鲲,喷薄昆崙,气吞积石摧禹门。
过河河水枯,踪迹困泥涂。
垂涎向海若,能济涓滴无。
中流有鲂鲤,不贷斗升水。
巨口走噞喁,逆游莫若鲔。鲲兮鲲兮,尔泣何由。
龙伯知决雨,津倒天池。洚水横行,随鲲所之。
扬鳍为谢鲂与鲤,还有桃花春涨时。
北溟有鲲,喷薄昆崙,气吞积石摧禹门。
过河河水枯,踪迹困泥涂。
垂涎向海若,能济涓滴无。
中流有鲂鲤,不贷斗升水。
巨口走噞喁,逆游莫若鲔。鲲兮鲲兮,尔泣何由。
龙伯知决雨,津倒天池。洚水横行,随鲲所之。
扬鳍为谢鲂与鲤,还有桃花春涨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一条枯竭之鱼跃过干涸之河的情景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和深邃的想象。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示了作者宋无在元朝时期对于自然与生命力量的独特感悟。
诗中“北溟有鲲”一句开篇,立刻设定了一个广阔而神秘的水域世界。接下来的“喷薄昆崙”、“气吞积石摧禹门”等用语,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巨鱼跃出水面的壮观景象,而且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然而,紧接着“过河河水枯”、“踪迹困泥涂”则是对比鲜明的情境转换,展示了一条奋力跃过干涸河床的小鱼,其艰难与坚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不屈不挠。
在“中流有鲂鲤,不贷斗升水”一句中,诗人通过对小鱼们在水中的自在地游弋,表达了自己对于纯净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之美好的一种向往。而“巨口走噞喁,逆游莫若鲔”则是对大鱼的描写,其自由自在、不畏艰难的态度更显得作者内心对于强者所持有的敬意。
诗中的高潮部分“鲲兮鲲兮,尔泣何由”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共鸣,通过鱼儿的眼泪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与哀愁。紧接着,“龙伯知决雨,津倒天池”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敬,以及对天地间大变动的预感。
“洚水横行,随鲲所之”显示了鱼儿与水流之间的和谐共生,而“扬鳍为谢鲂与鲤,还有桃花春涨时”则是诗人对于生命美好瞬间的一种庆祝和赞颂。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无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的高超技艺,而且也透露出了他对生命、力量以及自然界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