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暗虚疑暮,江空分外寒。
如何山雨过,便尔岸沙乾。
奈此诗愁得,怀哉岁事阑。
梅残吾更忍,不折一枝看。
云暗虚疑暮,江空分外寒。
如何山雨过,便尔岸沙乾。
奈此诗愁得,怀哉岁事阑。
梅残吾更忍,不折一枝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腊后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云暗虚疑暮,江空分外寒。”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秋末或冬初的萧瑟氛围。云遮日月,使得天色昏黯,不见阳光;江水清冷,似乎也被寒气所占据,为空旷。
“如何山雨过,便尔岸沙乾。”诗人询问着自然界的变化,山间细雨一过,那么河岸上的沙砾为何变得干涸?这里反映了天气的突变,也隐喻着世事无常。
“奈此诗愁得,怀哉岁事阑。”诗人因这般景象而生出愁绪,感慨于年华易逝,如同过尽的阶级(阑),无法挽留。
“梅残吾更忍,不折一枝看。”在这样的情境下,即便是梅花凋零,也不忍心去摘取,只愿静静观赏。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更寓意着对于过往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冬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