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台握别一年馀,蓬室萧疏几索居。
落日千家戎马急,孤城万里阵云舒。
催人短鬓时时白,人望长江滚滚虚。
矫首未能同笑语,青灯仍得近高庐。
鳌台握别一年馀,蓬室萧疏几索居。
落日千家戎马急,孤城万里阵云舒。
催人短鬓时时白,人望长江滚滚虚。
矫首未能同笑语,青灯仍得近高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一年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鳌台握别一年馀,蓬室萧疏几索居”中,“鳌台”可能象征着高处或远方,与友人分别后,诗人独自居住在简陋的蓬室中,表达了孤独和思念之情。“落日千家戎马急,孤城万里阵云舒”则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身处战乱之中的担忧和关切。颈联“催人短鬓时时白,人望长江滚滚虚”中,“短鬓时时白”暗示岁月的无情,白发的增添象征着年华的流逝;“人望长江滚滚虚”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长江虽滚滚东流,却无法传递彼此的问候。尾联“矫首未能同笑语,青灯仍得近高庐”中,“矫首”表示抬头远望,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青灯”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寞的氛围,诗人虽然身处简陋的居所,但依然能感受到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东国有嘉招,归心越绝遥。
几程淮蚌月,一信海鳅潮。
莲渚熏谈席,霞天认赋标。
时平军版息,丽藻入云谣。
白头荣路念何之,出处空惊未得宜。
刘放老于宫里树,庄生愁煞庙中牺。
嵩岩桂坞堪休影,颍曲芝廛好疗饥。
但愿天心从尔欲,敢言归赴赤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