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二夏》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二夏》全文
元 / 张养浩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北陆展修晷,薰风荐微凉。

麦波浩无津,细路如桥梁。

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

舂声破幽寂,人影来微茫。

缺垣谁所居,红碧相低昂。

翁媪老瓦盆,儿女前捧觞。

我行适见之,亦觉心乐康。

昔闻太古俗,今历华胥乡。

向令早知此,讵使田园荒。

迷途谅非远,淑景良未央。

于焉遂平昔,孤陋庸何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田野间的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自然风光与农耕生活,展现了淳朴的乡村风情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首句“北陆展修晷,薰风荐微凉”,开篇即点明季节,夏日的暖风带来了微凉,暗示着夏季特有的气候特点。接着,“麦波浩无津,细路如桥梁”描绘了广阔无垠的麦田,细小的道路仿佛是连接天地的桥梁,形象地展示了农田的辽阔与道路的细微。

“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两句,通过溪水的光泽、树林的湿润以及雨水与桑麻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田野的生机与清新。而“舂声破幽寂,人影来微茫”则通过舂米的声音打破宁静,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人影,生动地展现了农忙时节的景象。

“缺垣谁所居,红碧相低昂”描绘了一处残墙,红绿相间的景象,可能是农舍或田间的点缀,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接着,“翁媪老瓦盆,儿女前捧觞”则通过一对老夫妇和孩子们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以及农耕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我行适见之,亦觉心乐康”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与内心的愉悦。接下来,“昔闻太古俗,今历华胥乡”将古代的淳朴风俗与眼前的乡村生活相比较,强调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诗人感慨如果早知道这种美好,就不会让田园荒废,体现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的珍惜。

“迷途谅非远,淑景良未央”表达了诗人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认为这并非遥远的梦想。最后,“于焉遂平昔,孤陋庸何伤”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狭隘见识的反思,表示即使如此,也无须自责,因为能够认识到并欣赏到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田野风光和农耕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淳朴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个人成长的反思。

作者介绍
张养浩

张养浩
朝代:元   字:希孟   号:云庄   籍贯:山东济南   生辰:1269—1329年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猜你喜欢

观朱舍人归葬吴中

翩翩绛旐寒流上,行引东归万里魂。

几处州人临水哭,共看遗草有王言。

(0)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至贵不忘初,辞荣返旧居。

霓裳因宠锡,鹤驾欲淩虚。

丹禁倾三事,青门祖二疏。

函关遇真隐,应演道家书。

(0)

长安新晴

九重深浅人不知,金殿玉楼倚朝日。

一夜城中新雨晴,御沟流得宫花出。

(0)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去声

乌蟾俱沈光,昼夜恨暗度。

何当乘云螭,面见上帝愬。

臣言阴云欺,诏用利剑付。

回车诛群奸,自散万籁怒。

(0)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三宿神景宫

灵踪未遍寻,不觉溪色瞑。

回头问栖所,稍下杉萝径。

岩居更幽绝,涧户相隐映。

过此即神宫,虚堂惬云性。

四轩尽疏达,一榻何清零。

髣髴闻玉笙,鼓铿动凉磬。

风凝古松粒,露压脩荷柄。

万籁既无声,澄明但心听。

希微辨真语,若授虚皇命。

尺宅按来平,华池漱馀净。

频窥宿羽丽,三吸晨霞盛。

岂独冷衣襟,便堪遗造请。

徒深物外趣,未脱尘中病。

举首谢灵峰,徜徉事归榜。

(0)

乐府杂咏六首.东飞凫

裁得尺锦书,欲寄东飞凫。

胫短翅亦短,雌雄恋菰蒲。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