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熙丹青盖江左,杏枝偃蹇花婀娜。
一见真谓值芳时,安知有人槃礴裸。
同朝众史共排媢,亦欲学之无自可。
锦囊深贮几春风,借问此木何时果。
徐熙丹青盖江左,杏枝偃蹇花婀娜。
一见真谓值芳时,安知有人槃礴裸。
同朝众史共排媢,亦欲学之无自可。
锦囊深贮几春风,借问此木何时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徐熙丹青盖江左,杏枝偃蹇花婀娜"中,"徐熙"指的是徐熙亭,这里作为地点出现,"丹青盖"形容江上的舟船如同画中之物,而"杏枝偃蹇花婀娜"则是对春天杏树开花景象的生动描绘,"偃蹇"表达了花枝曲折有致的美态。
接着诗人提到"一见真谓值芳时,安知有人槃礴裸",这里表达的是看到这样的美丽景色,就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春天的珍贵,感叹有些人却浑然不觉甚至是赤身裸体,这里可能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对自然之美无动于衷者的讽刺。
"同朝众史共排媢,亦欲学之无自可"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上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们的敬仰,但同时也感到了自身的局限和不自信,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和模仿他们。
最后两句"锦囊深贮几春风,借问此木何时果"则是诗人用典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成就的期待。这里的"锦囊"比喻藏着的是岁月的秘密,而"几春风"则象征着经历过多少个春天,"借问此木何时果"则是用古人试探树木是否结果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于成就和收获的渴望。
清跸声中玉笋班,五云光里侍天颜。
至尊端拱通明殿,上閤来从饭颗山。
旄节行将千骑去,鬓须全未一根斑。
朝回两袖香烟满,应有诗留雉扇间。
骨体先如鹤,离家岁已周。
欲知诗思远,曾共楚乡游。
穷达身将老,分携菊正秋。
江西看旧友,归计少迟留。
要识刀圭诀,一味水银铅。
驴名马字,九三四八万千般。
愚底转生分别,刬地唤爷作父,荆棘满心田。
去道日以远,至老昧蹄筌。譬如人,归故国,上轻帆。
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
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
悟道亦如此,半句不相干。
唐人作诗先作联,一联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千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传。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