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常升讲法台,只应随意把山开。
为怜旧友相如渴,片札将泉过岭来。
不肯常升讲法台,只应随意把山开。
为怜旧友相如渴,片札将泉过岭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药地禅师的僧人,他不拘泥于常规,而是随心所欲地开辟山林。诗中提到,药地禅师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满足老朋友相如的口渴,特意将山中的泉水越过山岭带过来。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禅师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的超脱与自由精神。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帝命文人扫世浊,力去陈言追古作。
夏敦商彝返太朴,雕龙炙輠见者愕。
甫湜张籍安能学,如捕龙蛇与之角。
原道之篇识见卓,佛骨一表忠诚确。
君王不谅乃左擢,来与潮人驱暴鳄。
衡山阴云一嘘扩,精神所寓灵濯濯。
咸池西走扶桑略,南海窥遍衡湘泊。
阳山赤子不坦膊,父慈子顺人无恶。
去思不已庙庭落,轮材负土争营度。
椎牛酾酒岁一酌,被发乘龙来俨若。
岂但一方怀谔谔,四海九州瞻斗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