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梅半吐。江南岁将暮。闲窗尽日将愁度。
黄昏愁更苦。归期望断,双鱼尺素。
念嘶骑、今到何处。残灯背壁三更鼓。斜风吹细雨。
陇头梅半吐。江南岁将暮。闲窗尽日将愁度。
黄昏愁更苦。归期望断,双鱼尺素。
念嘶骑、今到何处。残灯背壁三更鼓。斜风吹细雨。
这首《东坡引》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作品,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与江南两地相思的画面。"陇头梅半吐",以梅花象征冬末春初的时节,暗示了词中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江南岁将暮"则点出江南的冬季即将过去,时光流转,更添离别之苦。
"闲窗尽日将愁度",写出主人公在空闲的窗户边度过漫长的一天,满心愁绪难以排解。"黄昏愁更苦"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孤寂和哀愁。"归期望断,双鱼尺素"表达了对远方书信的期盼,但音讯渺茫,如同鱼儿跃动的尺素未能送达。
"念嘶骑、今到何处"设想对方是否已收到信件,骑马之人此刻又在何方,这种悬念和期待之情深沉动人。最后两句"残灯背壁三更鼓,斜风吹细雨"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昏暗的灯光、敲击的更鼓、风雨交加,都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整体来看,袁去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牵挂,以及身处异地的孤独与无奈。
彭蠡东北源,庐阜西南麓。
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
思之不可见,破宅馀修竹。
四邻戒莫犯,十亩森似束。
我来仲夏初,解箨呈新绿。
幽鸟向我鸣,野人留我宿。
徘徊不忍去,微月挂乔木。
遥想他年归,解组巾一幅。
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
卧听邻寺钟,书窗有残烛。
灵寿扶来似孔光,感时怀旧一悲凉。
蟾枝不独同攀桂,鸡舌还应共赐香。
等是浮休无得丧,粗分忧乐有闲忙。
年来世事如波浪,郁郁谁知柏在冈。
犹恨溪堂浅,更穿修竹林。
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
隐几颓如病,忘言兀似瘖。
茅茨追上古,冠盖谢当今。
晓梦猿呼觉,秋怀鸟伴吟。
暂来聊解带,屡去欲携衾。
湖上行人绝,阶前暮霭深。
应逢绿毛叟,扣户夜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