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恨溪堂浅,更穿修竹林。
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
隐几颓如病,忘言兀似瘖。
茅茨追上古,冠盖谢当今。
晓梦猿呼觉,秋怀鸟伴吟。
暂来聊解带,屡去欲携衾。
湖上行人绝,阶前暮霭深。
应逢绿毛叟,扣户夜抽簪。
犹恨溪堂浅,更穿修竹林。
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
隐几颓如病,忘言兀似瘖。
茅茨追上古,冠盖谢当今。
晓梦猿呼觉,秋怀鸟伴吟。
暂来聊解带,屡去欲携衾。
湖上行人绝,阶前暮霭深。
应逢绿毛叟,扣户夜抽簪。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超脱尘俗的心境。诗中“犹恨溪堂浅,更穿修竹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和对理想居所的追求。"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名利的淡然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隐几颓如病,忘言兀似瘖"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孤独。"茅茨追上古,冠盖谢当今"表明诗人对于古代隐逸文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超然。
"晓梦猿呼觉,秋怀鸟伴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的和谐共处,而“暂来聊解带,屡去欲携衾”则是诗人对于旅行生活的随遇而安态度。"湖上行人绝,阶前暮霭深"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林景象。
最后,“应逢绿毛叟,扣户夜抽簪”两句通过对隐居者的形容,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的赞美,以及自己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人生值所适,飘如波上萍。
寓形天地间,何用贵独醒。
山川间良觌,类此参辰星。
秦生希世才,云翼息南溟。
惠念携手好,岁晚趋我庭。
夜中不成寐,值此寒雨零。
持杯聊复劝,一酌天地暝。
穆然见真性,何用耻罍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