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东北源,庐阜西南麓。
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
思之不可见,破宅馀修竹。
四邻戒莫犯,十亩森似束。
我来仲夏初,解箨呈新绿。
幽鸟向我鸣,野人留我宿。
徘徊不忍去,微月挂乔木。
遥想他年归,解组巾一幅。
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
卧听邻寺钟,书窗有残烛。
彭蠡东北源,庐阜西南麓。
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
思之不可见,破宅馀修竹。
四邻戒莫犯,十亩森似束。
我来仲夏初,解箨呈新绿。
幽鸟向我鸣,野人留我宿。
徘徊不忍去,微月挂乔木。
遥想他年归,解组巾一幅。
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
卧听邻寺钟,书窗有残烛。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风光和诗人与之交流的情景。开头两句“彭蠡东北源,庐阜西南麓”通过地理特征勾勒出一片山水胜地,彭蠡、庐阜皆为古地名,意在描绘其自然之美。接着的“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则引入了诗人的好奇和对这块土地的探究,这里的“一双玉”指的是两棵竹子,被比喻为珍贵如玉。
中间部分“思之不可见,破宅馀修竹。四邻戒莫犯,十亩森似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保护意愿,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整洁。这里的“破宅”可能是指荒废的旧居,“馀修竹”则是在强调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接着,诗人描述自己初夏来到此地的情景:“我来仲夏初,解箨呈新绿。”通过“幽鸟向我鸣,野人留我宿”表达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最后,“徘徊不忍去,微月挂乔木。”则是诗人对这片美景的依依不舍,以及夜晚时分的迷人景象。
结尾三句“遥想他年归,解组巾一幅。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转换了情感,从对自然之美的留恋到对未来重返此地的憧憬,以及与同行者共度时光的情景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安逸生活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上有可攀下可援,乱石插脚松碍肩。
盘山之游信奇绝,我今不到又几年。
西峰朵朵开青莲,东峰半绾湘娥鬟。
中峰鹄立峙云汉,游人迹绝终古寒。
招呼胜友理幽事,山瓶载酒春风颠。
阴崖未放百草坼,暖溜暗滴层冰穿。
两涧猿鸟犹依然,山中老僧还晏眠。
青冥可望不可蹑,轧轧笋舆争后先。
一折一转历幽邃,那知半岭平如毡。
不爱坦夷爱险仄,缒身却下千仞渊。
云根或有龙精缠,不然栖止飞行仙。
攀萝曳葛递偃仰,断壁置屋琉璃悬。
绵堆退谷乍娟秀,东庵错锦花连天。
兴阑亦复舍此去,山灵哑哑嗤愚顽。
恨无奇句压百怪,只有烂醉轻万缘。
后人莫惜破两屐,觅我题字春岩烟。
《春日携李眉山彭湘南王兰谷藏上人重游盘山自西甘东甘二涧历上方东竺》【清·允禧】上有可攀下可援,乱石插脚松碍肩。盘山之游信奇绝,我今不到又几年。西峰朵朵开青莲,东峰半绾湘娥鬟。中峰鹄立峙云汉,游人迹绝终古寒。招呼胜友理幽事,山瓶载酒春风颠。阴崖未放百草坼,暖溜暗滴层冰穿。两涧猿鸟犹依然,山中老僧还晏眠。青冥可望不可蹑,轧轧笋舆争后先。一折一转历幽邃,那知半岭平如毡。不爱坦夷爱险仄,缒身却下千仞渊。云根或有龙精缠,不然栖止飞行仙。攀萝曳葛递偃仰,断壁置屋琉璃悬。绵堆退谷乍娟秀,东庵错锦花连天。兴阑亦复舍此去,山灵哑哑嗤愚顽。恨无奇句压百怪,只有烂醉轻万缘。后人莫惜破两屐,觅我题字春岩烟。
https://shici.929r.com/shici/Ey7G9zKGpy.html
雨余天宇清,心目豁开朗。
西山扫浮岚,佳气朝来爽。
螺鬟如乍沐,远望出尘坱。
万重浓翠滴,草树喜新长。
烟峦遥涌空,楼槛倚高敞。
泉流石上悬,钟声云外响。
坐卧一窗间,秀色娱俯仰。
天然列画屏,丹青意难仿。
不厌卷帘看,何时携筇往。
日斜犹徘徊,吟诗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