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天宇清,心目豁开朗。
西山扫浮岚,佳气朝来爽。
螺鬟如乍沐,远望出尘坱。
万重浓翠滴,草树喜新长。
烟峦遥涌空,楼槛倚高敞。
泉流石上悬,钟声云外响。
坐卧一窗间,秀色娱俯仰。
天然列画屏,丹青意难仿。
不厌卷帘看,何时携筇往。
日斜犹徘徊,吟诗寄欣赏。
雨余天宇清,心目豁开朗。
西山扫浮岚,佳气朝来爽。
螺鬟如乍沐,远望出尘坱。
万重浓翠滴,草树喜新长。
烟峦遥涌空,楼槛倚高敞。
泉流石上悬,钟声云外响。
坐卧一窗间,秀色娱俯仰。
天然列画屏,丹青意难仿。
不厌卷帘看,何时携筇往。
日斜犹徘徊,吟诗寄欣赏。
这首清代诗人载淳的《雨后望西山》描绘了雨后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象。首句“雨余天宇清”点明了雨后的宁静与空气的洁净,接着“心目豁开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舒畅。诗人观察到西山上的浮岚被雨水洗净,呈现出“佳气朝来爽”的景象,犹如美人洗发后的秀发,清新脱俗。
“螺鬟如乍沐”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在雨后宛如刚洗过的螺髻,远望则超脱尘世的喧嚣。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万重山峦的翠绿,仿佛滴翠欲滴,生机盎然。“草树喜新长”更是传达出大自然的活力和季节的更迭。
诗人置身于高楼栏杆处,欣赏远处烟雾缭绕的山峦,泉水从石上飞泻,钟声悠扬回荡在云霄之外。他沉醉在这如画的景色中,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能感受到秀美的风光带来的愉悦。他认为这天然的画卷难以用丹青笔墨完全复制,表达出对美景的深深喜爱。
最后,诗人表示不愿停止欣赏,期待有一天能携带竹杖亲自前往,直到日落仍流连忘返,以诗篇记录下这份美好的感受。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体验。
法和衣钵过南华,正叶传师萃一花。
胜地雾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
一片苍苔涅槃石,至今缭绕白云遮。
堂邑山林久寂寥,属车前日驻鸡翘。
冥冥独凤随云雾,南陌空闻引葬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