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其一》
《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天雨萧萧滞茅屋,冷猿秋雁不胜悲。

床床屋漏无乾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0)
注释
天雨:秋雨。
萧萧:形容雨声凄凉。
滞:阻碍。
茅屋:简陋的房屋。
冷猿:寒冷中的猿猴。
秋雁:秋天的大雁。
不胜悲:难以承受悲伤。
床床屋漏:家家户户屋顶漏水。
乾处:干燥的地方。
独立:独自站立。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自咏诗:独自吟诗。
翻译
天空下着瑟瑟秋雨,阻碍了茅屋的活动。
寒冷的猿猴和秋雁都感到无比悲伤。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内心世界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雨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寂寞与哀伤之感。

“天雨萧萧滞茅屋”,用来形容连绵不绝的秋雨给人带来的凄凉氛围,"滞茅屋"则是指由茅草搭建的小屋,这种小屋在大雨中显得尤为脆弱。这里也隐含着诗人的心境,如同这茅屋一般,不经风雨。

“冷猿秋雁不胜悲”,“冷猿”通常形容寒冷的气候,"秋雁"则是秋天飞过的雁群,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哀伤。"不胜悲"表达了诗人的悲凉之情,如同这秋日的猿声和雁影一般,让人感到无尽的忧伤。

“床床屋漏无乾处”,"床床"强调了屋内的每一部分都充满了水珠,"屋漏"则形容雨水渗透进室内。这里通过对环境细节的描绘,增添了一份迫切和无奈。

“独立苍茫自咏诗”,在这萧瑟的秋天,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广阔而又荒凉的大自然,自我吟咏着诗句。这不仅是对外界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写。

整首诗通过雨、屋、猿、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沉郁而深远的情怀。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眷恋,以及在外漂泊时的孤独感受。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才情与山水相结合的体现。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岑溪悲叔白七首·其六清风亭

亭上山风清客心,瀑泉幽冷和鸣琴。

可怜已作广陵散,无复人间听此音。

(0)

迟子乔久不至,感怀而作

栖迟野墅负聊珂,昨夜轻寒淩曙河。

蔬圃杂花秋色满,豆棚深叶雨声多。

高堂且喜年如许,四海休夸志若何?

为念征人早晚至,前书已报渡滹沱。

(0)

送友人秋捷后,复还济南

稷下争名地,此游生彩辉。

听鸿关月晓,驻马岱云飞。

九族知同饥,双亲念早归。

唯余嗟病母,门户渐衰微。

(0)

东郊感怀

平原极目四围宽,篱栅村村夕照寒。

童牧烧残荒草黑,斧樵声入野云乾。

濯缨亭畔遗碑在,万柳塘前落叶残。

欲吊旧游人迹杳,断冰流水咽危滩。

(0)

春忆杂诗次渔洋先生上巳辟疆招同邵潜夫陈其年修禊水绘园八首原韵·其三榆关道上

海天日落鲸波明,长城古道关山情。

晓风残月伴行旅,山程水驿如趋迎。

二月清明柳初擘,北平门外憩松石。

眼前兔耳叠奇峰,白云堆里插双戟。

(0)

同贻谋过敬亭松轩看竹小酌即题其壁间竹深留客图以赠

刁骚一夜风兼雨,晓晴喜向松轩启。

轩中画壁烟迷濛,轩外琅玕青如洗。

主人好客雅好诗,淋漓墨沈杂酒卮。

捲帘翠色联座隅,醉馀奋袖争题之。

我诗不道画中景,但写眼前欢笑酬唱时。

西风韵冷奇节劲,苔纹绿茁箨龙迸。

何可一日无此君,欲取斯言为君赠。

君不见,元卿好竹性且孤,唯许羊仲求仲俱。

倩谁更展画家笔,为君重作留客图。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