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子妆慢.和石工敬跻堂秋望》
《西子妆慢.和石工敬跻堂秋望》全文
清 / 郭则沄   形式: 词

雕槛约波,画窗临水,镜外衣尘花雾。

闹红歌板叠鸳桡,占新凉、暗输烟鹭。秋心最苦。

听叶底、啼蝉未住。旧池台,指数行宫柳,仙舻何许。

行云路。碧汉风多,怨共铜狄语。

笛寒天远咽离鸿,溯夕沧、恐无归处。愁红懒舞。

剩孤恨、如潮来去。对西山、立尽重帘暮雨。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致与情感。开篇“雕槛约波,画窗临水”,以精美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镜外衣尘花雾”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衣物比作花雾,形象地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闹红歌板叠鸳桡,占新凉、暗输烟鹭”两句,通过对比热闹与寂静,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凉意与宁静之美。其中,“闹红”与“烟鹭”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夏日的繁华与生机,后者则象征着秋日的淡泊与宁静,巧妙地传达了季节更替的意味。

“秋心最苦”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感伤。接下来,“听叶底、啼蝉未住”一句,通过听觉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寂寥与凄美,蝉鸣声在空旷的叶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旧池台,指数行宫柳,仙舻何许”几句,将目光转向历史与传说,通过描述古老的池塘、行宫与仙舟,引发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落寞的感慨,体现了词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忧虑。

“行云路。碧汉风多,怨共铜狄语”中,“行云路”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碧汉风多”则暗示了环境的变幻莫测,两者共同构成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怨共铜狄语”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铜狄(铜像)与人的对话,表达了词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抗争。

最后,“笛寒天远咽离鸿,溯夕沧、恐无归处”两句,通过笛声与离鸿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笛声在遥远的天空中回响,如同离鸿般不知归宿,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愁红懒舞。剩孤恨、如潮来去”中,“愁红”与“孤恨”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愁绪与遗憾,如同潮水般涌来又退去,难以平息。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

“对西山、立尽重帘暮雨”结尾,词人独自面对西山,任由暮雨打湿窗帘,这一场景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暗示了词人在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关系时,选择了一种静默而深沉的态度,以期在孤独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一位词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郭则沄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步蟾宫.题江干送别图

长堤杨柳丝千缕。怎不解、系将船住。

早知见面即分离,悔多此、一番萍聚。

西风落日空延伫。暮天远、故人何处。

欲从云际望孤帆,却又被、青山遮住。

(0)

清平乐

日长春去。只是无情绪。柳下重门花下路。

记得旧曾游处。轻寒小雨初晴。暖风处处啼莺。

阑外海棠花谢,天涯归信无凭。

(0)

柳梢青

何处寻春。这回去也,愁煞诗人。

风袅游丝,蝶衔残蕊,飞过篱门。相思梦去无痕。

吟遍了、尊前醉魂。江水苕苕,鱼书渺渺,碧树烟昏。

(0)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其六

草间黄帽影,两两出番僧。

不问人间世,长燃佛界灯。

羁縻天所弃,迷信帝何能。

寥廓无兴废,从兹泯爱憎。

(0)

通天岩夜坐书怀·其二

尘垢含生理,因循得道腴。

书留残劫在,心比古人孤。

静觉天无异,愁听鸟自呼。

褰裳宁有待,迷路满榛芜。

(0)

平斋有书枉存并视近作次韵奉和

八表氛祲积不澄,海壖雾雨木生冰。

起楼无地规多景,磐石何年颂中兴?

谁遣淹留长作客,自怜老秃渐成僧。

闻君诗兴犹如旧,能忘宣南盛集灯?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