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渠日夜流,利厚争所起。
先生坐东亭,立法书在纸。
老农到今守,后来谁敢毁。
斯人不可见,空听竹间水。
二渠日夜流,利厚争所起。
先生坐东亭,立法书在纸。
老农到今守,后来谁敢毁。
斯人不可见,空听竹间水。
这首诗描绘了东渠亭的景象与历史的传承。诗人俞充通过“二渠日夜流,利厚争所起”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两条渠道昼夜不息地流淌,象征着不断发展的利益与竞争。接着,“先生坐东亭,立法书在纸”一句,点明了一位智者在此设立规则,并将其记录下来,为后世提供了指导。老农们遵循这一法则,体现了传统智慧的传承与实践。最后,“斯人不可见,空听竹间水”表达了对这位先贤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人物难以再现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东渠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也蕴含了对过去智慧的尊重与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柱史回清宪,谪居临汉川。
迟君千里驾,方外赏云泉。
路断因春水,山深隔暝烟。
湘江见游女,寄摘一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