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敷水卢校书》
《寄敷水卢校书》全文
唐 / 黄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谏省垂清论,仙曹岂久临。

虽专良史业,未畏直臣心。

路入丹霄近,家藏华岳深。

还如韩吏部,谁不望知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ǐxiàoshū
táng / huángtāo

jiànshěngchuíqīnglùnxiāncáojiǔlín

suīzhuānliángshǐwèiwèizhíchénxīn

dānxiāojìnjiācánghuáyuèshēn

háihánshuíwàngzhīyīn

注释
谏省:谏官机构,负责规劝君主或上级的过失。
仙曹:比喻高尚或超凡的官员。
良史业:指优秀的史书编纂工作。
直臣心:正直无私、敢于直言的心。
丹霄:红色的天空,象征天庭。
华岳:中国西部的著名山脉,这里可能象征深厚的家族背景。
韩吏部:韩愈曾任吏部侍郎,此处借指有才华且受人尊敬的官员。
知音:理解并欣赏自己的人。
翻译
在谏官的职位上留下公正的言论,神仙般的官员怎能长久停留?
虽然专注于优秀的历史记录,但并不畏惧直言进谏的忠诚之心。
接近天庭的道路近在眼前,家中似乎隐藏着华山般的深邃底蕴。
就像韩愈那样的官员,谁能不期待遇到知音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寄敷水卢校书》。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卢校书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品格的高度评价。

“谏省垂清论,仙曹岂久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卢校书能够直言真理、敢于谏诤的赞赏。这里的“谏省”指的是能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和建议,“仙曹”则是对卢校书品格高尚的形容,而“岂久临”强调了卢校书长时间以来始终如一的操守。

“虽专良史业,未畏直臣心。” 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卢校书不仅在史官的职责上有所成就,而且其心中怀有的正直之心并未因外界的压力而有所改变。这里的“直臣心”指的是那些能够秉持正义、直言真理的心志。

“路入丹霄近,家藏华岳深。” 这两句则描绘了卢校书居住的地方,如同仙境般的美丽,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其品格高洁和内心世界的赞赏。丹霄和华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形容高远和深邃的词汇。

“还如韩吏部,谁不望知音。” 最后两句则是以历史上的直臣韩愈为例,表达了诗人对于卢校书能够理解和支持他人的愿望。这里的“韩吏部”指的是韩愈在担任地方官时的公正廉洁,而“谁不望知音”则表现出对能够识才和知遇的人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卢校书品格和才能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黄滔

黄滔
朝代:唐   字:文江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生辰:840~911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你喜欢

直舍窗前绿树

绿树几年栽,窗应为尔开。

阴中无暑到,缺处有风来。

长日宜佳寝,黄昏未忍回。

今年缘底事,归思忽难裁。

(0)

和邓子及见贺韵

虚舟不记坎和流,槁木何心春共秋。

幸自一生甘辟谷,更须万户苦封留。

颇惩吾族骓千里,且学乡人橘满洲。

平生惟良资共理,病夫何以副旁求。

(0)

次韵

高沙白魝记天如,葵扇桃笙度日居。

诗里燕虫时漫与,醉中鸥鸟正于胥。

忽遭唤起披金甲,自笑平生论石渠。

身世万端谁得料,一番江雨又成馀。

(0)

次李校书韵嘲阁下红梅

托迹千花冀可曹,冰姿何敢露秋毫。

祗随婢子希红药,肯信仙家有碧桃。

照影日华烘玉颊,承恩衢勺醉香醪。

自抛臈雪茆檐梦,应羡春风画阁高。

(0)

代任阆州和人重午二首·其一

灵符高挂辟方良,宝剂旁搜纳众芳。

穰穰人情随节变,冥冥古意与□长。

新裁白雪罗衣润,旋剥黄金角饵香。

尚想中流见荃棹,徘徊洲浦待巫阳。

(0)

又代作

绛帷犀镇绣帘低,翠竹龙香锦帕齐。

百柂琼艘倾竹酝,千年眉寿辑萱闺。

堂东已见床堆笏,庭下行看玉满畦。

岁晚逢春知有意,天教齯齿受新褆。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