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曹嗣山总河三首·其三》
《赠曹嗣山总河三首·其三》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禹功犹在眼,汉策若为纷。

似鹊填何补,其鱼叹岂闻。

中台今省月,宝鼎欲敲云。

一片征南石,兼书白郑勋。

(0)
鉴赏

此诗《赠曹嗣山总河三首(其三)》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治水伟业的敬仰与对时政的深思。

首句“禹功犹在眼”,借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赞颂古代先贤的卓越功绩,仿佛那伟大的治水成就依然历历在目,令人敬佩。接着,“汉策若为纷”则以汉代的政策繁杂,暗喻当下治理国家或社会事务的复杂性与挑战性。

“似鹊填何补,其鱼叹岂闻”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鹊填海的传说,二是鱼儿的叹息。前者象征着徒劳无功的努力,后者则表达了对不被听见的声音的同情。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某些努力和声音在现实中可能难以得到认可或实现的感慨。

“中台今省月,宝鼎欲敲云”描绘了一幅高远而神秘的画面,中台代表中央权力机构,省月暗示时间的流逝,宝鼎象征着权力与权威,欲敲云则展现了追求与超越的意象。这两句既是对当前政治局势的观察,也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

最后,“一片征南石,兼书白郑勋”以征南石作为收尾,征南石通常指用于记录战功或重要事件的石碑,这里不仅指出了具体的地点或事件,还巧妙地将“白郑勋”嵌入其中,既是对历史功勋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古代伟业的崇敬、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以及对未来愿景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有感二首简休阳程世大·其二

北风雨雪岁潇潇,问舍求田意已劳。

去国久堪衣佩玦,抚时空惜剑吹毛。

齐东郑泰名应早,邺下田畴气自高。

回首风尘今万里,侧身天地一渔舠。

(0)

吴节妇

闺门节义纲常重,里巷何人咏竹洲。

剔目要看同此烈,握符须信仰前脩。

杼声细雨孤灯夜,虫语空堂万木秋。

我为题诗重起叹,百年风化见皇猷。

(0)

海盐陈用明朱元素僧明秀见访山中酒次作诗赠之

可人费招挽,今喜过蓬门。

黄鸟坐中午,青山意外春。

诗新联石鼎,兴逸逐清樽。

明日还相忆,来歌白鹭巾。

(0)

赠黄得之二首·其一

海内谈诗早,声名高适齐。

风尘同伫望,衣食各卑栖。

落日双雕急,空林孤兕啼。

愁闻更出狩,校猎羽林西。

(0)

月夜登台和彭济物韵

凌虚有古榭,入夜月同幽。

桂影吹欲散,水光凝不流。

酒杯落吾手,诗句破高秋。

见说卢敖在,同追汗漫游。

(0)

收菊花贮枕

呼童收落英,晨起晞清露。

满囊剩贮秋,寒香散庭户。

夜来梦东篱,枕上得佳句。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