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舟不记坎和流,槁木何心春共秋。
幸自一生甘辟谷,更须万户苦封留。
颇惩吾族骓千里,且学乡人橘满洲。
平生惟良资共理,病夫何以副旁求。
虚舟不记坎和流,槁木何心春共秋。
幸自一生甘辟谷,更须万户苦封留。
颇惩吾族骓千里,且学乡人橘满洲。
平生惟良资共理,病夫何以副旁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和邓子及见贺韵》。诗人以虚舟和槁木为喻,表达自己超脱物外、不随世俗沉浮的生活态度。"虚舟不记坎和流",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像一叶轻舟,不被生活中的波涛所左右,忘却了世间起伏与变迁。"槁木何心春共秋"则进一步强调自己心境如枯木般无欲无求,不论春夏秋冬都保持淡然。
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颇为自豪,"一生甘辟谷",选择清贫简朴的生活,而对世俗的名利之事并不留恋。"万户苦封留"暗指他人追求权势富贵,与自己的选择形成对比。"颇惩吾族骓千里",诗人以骏马千里为戒,表明自己无意于仕途上的奔腾追逐。
"且学乡人橘满洲"借用橘树在故乡生长的典故,表达自己愿意像乡人那样,满足于平淡的生活,满载丰收的果实。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身体状况不佳,无法满足旁人的期待,只能以良知和理性来应对生活的各种需求。
整首诗体现了项安世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自我反思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