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淡雅的田园风光图景,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 这两句开头便设定了一种悠闲恬静的氛围。小桥、平岸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揉蓝一水"则是对清澈河流的描绘,而"萦花草"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氛围。茅屋作为农家居所的象征,而窗户之窈窕则显得更加隐蔽。"尘不到"表明这里远离尘嚣,而"时时自有春风扫"则是对自然界中生机勃发景象的描写,意味着在这个地方,不需要人为清扫,因为自然的春风已经足以使一切洁净。
诗中的"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安静的午后,诗人被鸟鸣声唤醒,但他却像是听到清晨的鸡鸣,这种错觉增添了一丝幽默感。接着,诗人不经意间想起老友,而自己也年岁已高。这最后两句"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留恋,以及对尘世烦恼的淡漠。"邯郸道"在这里象征着复杂而嘈杂的人世间,而诗人却已经置身事外,沉浸于自己的田园生活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自然且远离尘嚣的环境,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现实世界超然和淡漠的情感。
淮阴权奇士,髀肉老始消。
长眉已雪色,頩颜尚红潮。
朋游三数公,于焉共逍遥。
平生经济策,忘言付诗瓢。
圆象无停运,日驭转西陆。
原野多归人,翩翩共驰逐。
念昔居閒曹,未老先纳禄。
蒙恩列外监,放浪湖一曲。
薄田皆旧畬,敝庐非新卜。
白首重见招,英游并华毂。
寒松虽复凋,幽兰岂再馥。
宣尼讥患失,伯阳贵止足。
时暮复何言,终期返初服。
吾闻古达士,大隐非山林。
如何鹓鹭间,白驹起遐心。
遥遥望故山,紫塞缭以深。
峰峦势交集,积翠千万寻。
园庐在其下,门巷常愔愔。
轩窗带流泉,花木久成阴。
舂秫足新酿,亦有书与琴。
终然恋魏阙,未忍投华簪。
平明奉朝退,粉署郁沈沈。
披襟坐高阁,独对西山岑。
爽气坐可致,尘虑安能侵。
勿云须吾土,始用穷登临。
异方苟同得,视古犹视今。
聊为招隐篇,往和岩中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