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在告暂憩小金山·其一》
《在告暂憩小金山·其一》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六十行年梦更梦,幸存骸骨乞重瞳。

风尘久矣迷真觉,苦海何缘悟性空。

前世有心仍野寺,故吾不复识钟公。

遐方但愿无烽火,烟柳年年系去骢。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名为《在告暂憩小金山(其一)》。戚继光以军事才能著称,同时亦有文学修养,此诗便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

诗中开篇“六十行年梦更梦”,以“六十”这一数字点明了作者的年龄,同时也暗示了岁月如梦,人生短暂的主题。接着“幸存骸骨乞重瞳”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以及对再获新生的期盼。

“风尘久矣迷真觉,苦海何缘悟性空。”这两句揭示了作者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他感叹于世间的纷扰和苦难,希望能从中寻得解脱之道,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空灵。

“前世有心仍野寺,故吾不复识钟公。”这里通过回忆前生与寺庙的关联,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某些人物或事物的追忆。同时,“不复识钟公”可能暗含了对过去某种情感或经历的失落感。

最后,“遐方但愿无烽火,烟柳年年系去骢。”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希望远方没有战火,每年的烟柳能陪伴着远行的马匹,象征着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和平的祈愿,展现了戚继光作为一位将领之外,还拥有的丰富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寄介子

风雨隋堤上,相逢泪尽弹。

只今桥畔柳,应念老僧寒。

(0)

和润季兄临死诗

赋罢金门泪未收,阵连珠海誓无休。

崖门一夜洪波接,柴市千年正气留。

已把发肤还父母,更将心胆寄春秋。

铁函闻说埋罗岳,何日敲开拄杖头。

(0)

喜阿字至

?毵双袖碧天遐,路滑霜寒日未斜。

荒冢觅穷闻鹤语,残毡啮尽摘松花。

匡山云月应无别,辽海风涛漫独嗟。

知子远来非有意,久拚吾骨掷龙沙。

(0)

遣愁

叹息人间劫尽灰,惠州天上亦荒莱。

只拚如此家声在,无可奈何笑口开。

是处总堪埋骨地,从今不上望乡台。

漫言出世除烦恼,悟到无生觉转哀。

(0)

与苏筑同卧叙昔

吹灯忽叙当年话,一卧长边苦不辞。

儒释道同应共逐,君亲恩重又谁知。

楼头钟鼓胸中事,梦里河山觉后疑。

抵背夜寒频坐起,探囊犹有旧毛锥。

(0)

喜无为三子至二首·其二

盼盼似人喜,跫然慰我心。

暂停新泪下,一见故情深。

梦里秦淮鼓,山前虎豹林。

从今风雪际,又听操南音。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