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罢金门泪未收,阵连珠海誓无休。
崖门一夜洪波接,柴市千年正气留。
已把发肤还父母,更将心胆寄春秋。
铁函闻说埋罗岳,何日敲开拄杖头。
赋罢金门泪未收,阵连珠海誓无休。
崖门一夜洪波接,柴市千年正气留。
已把发肤还父母,更将心胆寄春秋。
铁函闻说埋罗岳,何日敲开拄杖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名为《和润季兄临死诗》。诗中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首联“赋罢金门泪未收,阵连珠海誓无休”,诗人以“金门”象征国家的危难时刻,以“珠海”代表战斗的前线,通过“泪未收”和“誓无休”展现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悲痛与不屈的决心。
颔联“崖门一夜洪波接,柴市千年正气留”,“崖门”与“柴市”分别指历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前者可能暗喻南宋末年崖山海战的壮烈,后者或指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被俘后在柴市英勇就义。这两句通过“洪波接”和“正气留”描绘了历史英雄们面对强敌时的英勇与牺牲精神,以及他们所留下的浩然正气。
颈联“已把发肤还父母,更将心胆寄春秋”,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切的决心,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国家,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怀。
尾联“铁函闻说埋罗岳,何日敲开拄杖头”,“铁函”可能象征着某种秘密文件或誓言,而“罗岳”则可能是地名或象征性的地点。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够揭露真相,实现自己的誓言,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正义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激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其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精神风貌,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佳作。
蝇头蜗角使人愁,贪先务胜如争舟。
隐心空逐市朝乐,著眼未省林泉幽。
尘埃平时正汩没,出处与世相沉浮。
由径反诮澹台子,拔葵仍笑公仪休。
怀哉古道久寂寞,凤鸟不至三千秋。
孰知名教真乐地,徒以得失为己忧。
骑马四驰失其驭,放豚一去何当求。
羡君渊源得所自,结交道义相追游。
个中有路傥深造,直与古人为辈流。
江夏无双最擅名,君家群从总能文。
丹枝只为一门种,黄卷仍收再世勋。
天上鸳鸿方接武,眼前驽蹇漫成群。
蜀军自昔锋尤选,一战凭君静楚氛。